运朝九境体系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幅恢弘壮丽的画卷,在洪荒顶尖存在面前展开,揭示了一条通往无上巅峰的、集众生的浩荡之力以证大道的全新路径。
然而,无论是段风(无涯道人)的精密推演,还是时辰道人追溯时间线根源的观察,亦或是扬眉大仙对空间结构稳定性的测算,都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
运朝之道,重在根基,贵在积累,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从低到高,一步步升格,方能根基稳固,气运绵长。
任何试图一蹴而就、凭空建立高等运朝的行为,都如同沙上筑塔,必将导致国运虚浮,法则冲突,最终难逃崩溃反噬之劫。
这一核心原则,得到了所有大佬的一致认同。基于此,“运朝播种计划”被细化为两个主要方向,并行推进:
一、 诸天万界试验田:广撒网,精培育,验证普适性。
时空管理局麾下的勘探与播种队伍,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穿梭于更加多样的平行时间线与异位面宇宙,精心挑选合适的“试验田”。选择标准极为严格:
* 世界能级中低:优先选择法则相对简单、能量水平适中、尚未形成绝对强势统一文明或个体伟力碾压局面的世界。避免高等世界固有势力过于强大导致植入失败。
* 存在文明基础:世界内需有智慧生灵聚集,具备初步的社会组织形式,如部落、城邦、小国等,为运朝制度的建立提供土壤。
* 处于变革节点:最好是面临外部威胁(如异族入侵、天灾频发)或内部矛盾激化(如诸侯割据、王权衰落)的动荡时期,易于接受新的、强有力的集权秩序。
* 因果牵连较小:尽量避开与洪荒主时间线或有重要价值的时间线存在紧密因果纠缠的世界,减少干预带来的反噬风险。
在这些选定的试验田中,播种者们采取“引导而非取代,辅助而非主宰”的策略:
1. 种子选择与投放:从“运朝之主培养基地”毕业的优秀学员(其中不乏从其他时间线引进的、具有雄才大略潜质的英魂转世,或洪荒本土培养的、精通治道的人才),被精心匹配到不同的试验世界。他们或转世为落难王孙,或降临为边地豪雄,或成为隐士高人出山辅佐明主,身份各异,但目标一致——建立运朝。
2. 技术包支持:提供基础版的“运朝筑基技术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简易的《气运观测与凝聚法门》(如何感知和引导民心向背化为实际气运)、经过验证的《官制律法框架模板》(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雏形等)、基础的《军功爵位与贡献体系》、《简易农工技术改良指南》等。这些支持旨在降低起步难度,但绝不提供超越当前时代太多的“黑科技”,以免拔苗助长。
3. 有限资源倾斜:在关键时刻,通过隐秘渠道提供极其有限的资源支持,如几粒高产作物种子、一处小型矿脉信息、一次针对关键敌人的“天时”相助(由时辰道人轻微拨动时间线),或是一次“祥瑞”显现(由女娲娘娘或麾下精灵轻微点化)。一切干预都力求自然,不露痕迹。
4. 远程监控与指导:通过段风构建的、加密的跨位面信息通道,时空管理局的专家团(包括那些被“返聘”的历史名臣名将英灵)可对试验运朝的发展进行远程观察、数据分析和策略建议,但绝不直接下达命令,尊重“种子”的自主决策。
这些散布于诸天万界的运朝幼苗,在各自的世界里经历着崛起、征战、治国、扩张、乃至挫折的考验。它们的发展轨迹被详细记录,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成为完善运朝理论、优化“技术包”的宝贵财富。一些表现优异的运朝,如某个以“大秦”为号的铁血王朝,已初步凝聚“王朝”气运,开始显现出远超同侪的动员力与战斗力;而一些因统治者性格缺陷或外部环境过于恶劣而失败的案例,也为后来者提供了重要的警示。
二、 洪荒主世界试验场:深耕耘,树标杆,奠定永固基。
如果说诸天万界的试验是“广撒网”,那么在洪荒主世界内部推行运朝计划,则是“深耕耘”,其意义更为深远和重大。毕竟,洪荒是根基所在,若能在此成功培育出强大的运朝,不仅能极大增强洪荒本体的实力和气运,更能为诸天万界树立一个无可争议的“标杆”和“模板”。
然而,在洪荒主世界推行运朝,面临的挑战也截然不同:
* 现有格局复杂:洪荒大地,人族虽是天地主角,但并非铁板一块。有三皇五帝留下的部落联盟遗风,有诸侯国林立的封建体系,有诸圣道统影响的区域,更有散修势力、妖族残留、巫人部落等错综复杂的势力交织。直接推行大一统的运朝,阻力巨大。
* 个体伟力强大:洪荒仙神辈出,大能者移山倒海。一个新兴的运朝,若不能有效整合或得到这些强大个体的认可(或至少不敌对),极易夭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