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物的嘶鸣声从冰缝下传来,像钝锯子在磨冰面,每一声都让避难舱的空气更沉一分。林辰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掌心的冰晶簌簌落在种植盆旁 —— 那株泛着银光的幼苗已经长到三厘米,芽尖顶着两片嫩绿的子叶,却因为无菌土不足,根部只能扎在掺了少量普通土的盆里,子叶边缘已经开始发黄。
“先盘点物资,再分阶段规划。” 林辰将众人召集到舱中央,用木炭在硬纸板上画了个简易表格,“现在不是纠结去哪的时候,得先把‘活下去’的基础打牢 —— 缺什么、补什么、谁来做,都得说清楚。”
王经理率先开口,手里攥着电力记录表:“太阳能板现在只剩 12 块能正常工作,功率合计 1188W,每天日照 6 小时(低温下日照时间缩短),储能电池能充 7128Wh。恒温箱(500W)24 小时耗电 Wh,种植灯(每盏 100W,3 盏)每天 12 小时耗电 3600Wh,再加上照明和对讲机充电,每天至少缺 8472Wh—— 必须启动柴油发电机备用,每天开 4 小时,能补 2000Wh(发电机功率 500W),剩下的缺口只能靠减少种植灯照明时间,从 12 小时降到 8 小时。”
“柴油只剩半桶,20 升,发电机每小时耗 5 升,只能开 4 小时。” 阿力补充道,指了指角落里的油桶,“之前从研究所带回来的防冻剂还剩 3 瓶,按 1:5 兑柴油,够兑 30 升 —— 得尽快去种子库抢无菌土时,顺便找更多柴油,不然发电机撑不了 5 天。”
老周蹲在种植盆旁,用小铲子轻轻拨了拨土:“幼苗每天需要 0.5 升温水(25℃)、10g 无菌土补充、8 小时特定光谱光照。现在无菌土只剩两袋(每袋 500g),够这株苗撑 10 天,想扩种至少需要 20 袋 —— 种子库的无菌土肯定多,但野狼团队在炸核心区,得趁他们没把土运走之前抢出来。”
小李则抱着医疗箱,清点药品:“抗生素剩 6 支(3 支给小吴,3 支备用),灼伤膏 2 管,冻伤膏 3 管,止血凝胶 1 瓶,消毒棉剩半袋。最大的缺口是生理盐水,之前用的都是融雪过滤水,给伤口冲洗时容易感染 —— 研究所医疗室可能有,得在去种子库时顺路拿。”
苏晴突然站起来,从背包里掏出研究所的地下地图,铺在地上:“种子库在地下一层,里面有三个隔间,A 隔间放无菌土(估计 50 袋),B 隔间放种子(抗冻蔬菜和小麦),C 隔间是冷藏柜,可能有生理盐水和疫苗。核心区在地下三层,野狼团队炸的是核心区入口,暂时到不了种子库 —— 咱们可以从地下二层医疗室的通道绕过去,避开核心区的爆炸范围。”
“白光方向呢?” 小张小声问,目光落在观察窗上 —— 那道冷白色的光柱还在,只是比之前暗了些,隐约能看到人影在光柱旁搭建临时帐篷,“妞妞说那是她妈妈,要是不去,会不会……”
妞妞趴在小李腿上,小手摸着幼苗的子叶,突然开口:“妈妈说…… 等小苗再亮一点,她就过来。” 众人都愣住了,苏晴赶紧追问:“妞妞,妈妈还说什么了?有没有说怎么避开小怪物?” 妞妞摇摇头,只是盯着子叶上的银光:“妈妈说…… 银光能引她来。”
林辰沉吟片刻,在纸板上画了两条线:“分两阶段规划,短期(5 天内)稳生存,中期(10 天内)扩资源,长期(1 个月内)建基地。”
短期规划(5 天内):
1. 电力保障:阿力和王经理每天上午维修太阳能板,清理面板上的霜和少量黏液,确保 12 块板全功率工作;每天傍晚启动发电机 4 小时,补充电能,优先保证恒温箱和幼苗用水加热。
2. 防御加固:小张和苏晴负责 —— 在通风口加装铁丝网(用物资区的铁丝制作),防止 “探子” 钻进来;在舱门内侧缠三层钢索,两端固定在舱壁的铁架上,抵御小怪物撞击;制作 10 个燃烧瓶(用剩下的酒精和空罐头),放在门口备用。
3. 幼苗培育:老周和小李负责 —— 每天记录幼苗生长数据(高度、子叶颜色、净化黏液量),用融雪过滤水煮沸后冷却到 25℃再浇水,将仅有的无菌土分批次添加,确保根部不缺氧;尝试用妞妞的少量唾液(含微量抗体)稀释后喷洒子叶,观察是否能增强银光。
4. 人员恢复:小吴的肺部感染用新抗生素后,体温已降至 37.5℃,小李每天给她注射一次,5 天可痊愈;阿梅的灼伤涂专用药膏后,伤口开始结痂,每天换药两次,避免感染。
中期规划(10 天内):
1. 分小队行动:
? 种子库小队(林辰、阿力、小张):携带燃烧瓶、除黏剂、撬棍,从研究所地下二层医疗室绕到种子库,抢 20 袋无菌土、30 斤抗冻种子、10 瓶生理盐水、20 升柴油,避开核心区的野狼团队,若遇小怪物,用燃烧瓶驱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