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黄不凡很想回家一趟。但想到美兵美芳似乎也没出过麻疹,蒋小珍还怀着孕呢,回去会不会传染给他们?
于是打了个电话到黄玉明家,接电话的是高晓辉,让她把蒋小珍叫了过来:
“小珍,我还得去明高卫生院,暂时不回来了,免得传染给你们,你在家里好好休息吧。”
蒋小珍也在电话里安慰,让他不要惦记家里,一切都会过去的,还提醒他自己也要注意身体。
挂断电话,抽了支烟稍微歇了口气,在心里估计了一下情况,开车继续赶往明高卫生院。
医院里依旧像昨天那样忙,住院的孩子更多了。有些明明程度不重的孩子,家长也不敢这么回去,说是留在医院放心一点。
明高卫生院原本就不大,于是整个卫生院里到处都是人,王志军书记没有办法,只好把公社会堂腾了出来,让大家在里面临时住着。
顾不上休息,黄不凡和姚院长通了个气:
“老姚,我刚才和龚局长通了电话,县城那边情况更严峻,我们只能指望自己了。幸好富桥区这边只有明高出了状况,我们咬咬牙再坚持坚持。”
就这样,黄不凡在明高和沂溪两个医院连轴转,就连大年夜也不敢回家。直到大年初五下午,明高公社的疫情才平稳回落,沂溪医院支援的医护队才回了家。
回到家又出了个状况,和黄不凡一组的护士朱小桐竟然也发烧了,脸上也冒出了疹子。
问了一下,朱小桐竟然还真没出过麻疹,很有可能是这次处理疫情时被传染了,
幸好成人麻疹的程度一般都不重,给她开了点药休息了两天,脸上零零星星出了几颗疹子,很快就恢复了。
黄不凡没有直接回黄家湾,在卫生院好好洗了个澡,睡了个昏天黑地,直到大年初七早上才回到黄家湾。
新年果然新气象,年前回老家的几个知青,除了付拥军没有回来之外,其余几个全部到位。
就连吴小迪也跟着来了,据说从大年初三就在工地上干活。
还别说,黄不凡已经成了黄家湾大队的一面旗帜,他不在家还好一点,别人也不好意思来麻烦蒋小珍这个孕妇。
听说他回来了,陆续就有好几个人过来聊天。
大胡子黄春生,蛮八经黄中强都提着礼信过来拜年。感谢这两年来,黄不凡对他们的拉扯。
以前,大胡子和蛮八经,都算是黄家湾大队很有代表的穷人。
这两年下来,大胡子去了藕煤厂干活,隐蔽地挣了一些钱,手头比以前要宽松很多了。
蛮八经也跟着高小鹰跑了大半年,虽然年底两个月在家里闲着,可手头宽裕了,可不能忘记了黄不凡。
黄不凡也不和他们客气:“你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养家,和我有半毛钱关系?
胡子哥你就老老实实在藕煤厂做下去,中强老哥你也不要急,高小鹰不会在家里窝太久的,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叫你。”
他们俩刚走,黄玉明带着孙建国风风火火来了。
黄玉明高兴地对黄不凡说:“大哥,水泥厂进展神速,地基已经完成了,明天就可以正式盖房子。姚厂长说,他初八过来的时候,会顺道拖一些机器过来。”
孙建国却神神秘秘地对黄不凡说:“黄大哥,我这次回老家,每天都和我老爸在聊水泥生产的事,他还把他的工作日记挑了几本给我呢。”
吞了口口水,孙建国继续说道:“我回去的时候,特意背了一袋子石料样品回去。
在青石水泥厂化验了一下,我父亲特别羡慕嫉妒说有了这样的原料。还说有这样的优质原料,可以轻松产出425水泥,稍微改进一下工艺,525也不难。”
黄不凡对水泥不是特别熟悉,前一世里,90年代开始的农村建设,基本就是用425水泥。
听说能轻松产出这种标号的水泥,自然也很开心:“孙建国,你可以提前准备,到时候就在水泥厂当总工,把你老爸比下去。”
得知付拥军没有回来,朝便随口问了一句知不知道什么原因。
孙建国也不清楚,但告诉黄不凡,已经写了信去付拥军西江省的老家,只能等他回信了。
因为过年期间一直在明高公社忙,两个岳家都没有去拜年。年初六,黄不凡就带着老婆孩子出发。
先到了前岳母李大娘家,她也知道美娟去了申城,虽然心里挂念孩子,却也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吃过午饭又去了蒋家冲,一进门就给蒋玉波和张翠花赔罪:
“外公、外婆(富桥风俗,有了孩子,女婿可以跟着孩子这样叫),实在对不住了,从十二月二十七开始,一直在忙明高的事,直到昨天才回家,您二老别见怪。”
蒋玉波夫妻也体谅女婿吃公家饭的难处,当然不会怪他,做了一桌子菜招待。
今年过年期间,都没有给毛书记陶书记这些领导去拜年,只是在年初一的时候打了个电话。
毛书记还在电话里叮嘱:“保护好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胜过给我这个书记拜一万次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