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月十六开始,黄不凡又恢复了白天卫生院上班,晚上回黄家湾陪老婆的日子。
新的一年,高小鹰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那天晚上特意找到了黄不凡:
“大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家呆了3个月了,这人都发霉了。你看,我现在可以出门了不?”
对高小鹰来说,现在出去闯荡,目的并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这两年来,他手头已经有了一万多块钱现金,这还是主动要求减少茶厂分红的结果。
他之所以急着要到出去跑,更多还是他脑子里那种天生的生意头脑。既觉得去外面能开阔眼界,也怀念那些外地朋友。
黄不凡对他素来就不客气:“你这么急着出门干嘛?就那么舍得你的小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都21了,你的小梅也满了20,是不是也可以成个家了?”
说到小梅,高小鹰脸上终于难得露出了一丝柔情:“这个我可不敢做主,她爹还是对我横眉瞪眼的呢……”
黄不凡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上回让你给送了老虎肉,你那未来的岳老子还是那么对你?”
高小鹰摸了摸头:“那一回确实没有骂我,但总是对我冷着脸,总说我不务正业,我也解释不清楚啊。真要弄得我来了气,大不了我拿钱把他给砸晕了……”
“哈哈”,这笑声可不光是黄不凡了,连带刚进门的黄玉明也乐不可支:
“你这二混子,你能不能长进一点?人家马主任可是供销社的主任,想要过他那一关,你还得多用点脑子才行。”
高小鹰也不害羞了:“二哥,那你教教我,怎么才能让他同意?你可能确实有经验,要不,二嫂可是国家老师,当年怎么就嫁给你这个穷农民。”
黄玉明脸上一黑:“你小子是故意的吧?哪壶不开提哪壶。想当年,你二哥我可是部队的干部,穿着四个兜回家探亲,身后的女同志看着眼睛发亮呢……”
这一下轮到高小鹰发笑了:“二哥,你这吹牛也不打草稿,还一串女同志呢。我怎么听说是你死缠烂打着二嫂,人家烦不胜烦才勉强答应的你……”
三个人开了一阵玩笑,黄不凡开始说正事了:“二混子,刚才说的事,你也得好好考虑考虑了,实在不行,你大哥我出马帮你去说说也行。”
说到正事上,高小鹰正经了许多,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黄不凡继续说道:“你想要出门的事,我看也行,依旧还是给大队的茶厂搞业务吧,出去前记得去大队和公社开介绍信。
还有一点千万记住,一定不要去宝庆那边,就算路过也不行。”
话锋一转又说道:“你就是惦记着那个销售的事,你就没有想过也进水泥厂?水泥厂这规模,可不是小小的茶厂能比的哦。”
高小鹰却一本正经地说:“我也知道水泥厂前途更大,可让我一本正经杵在那里干活,还真的坐不住。
反正现在还没生产,等水泥产出来了再说也不迟。再说了,我现在出门,同样也可以替我们水泥厂拉业务啊。”
还别说,高小鹰确实有做生意的天赋,三句话就找到了新的门路。
看到黄玉明好几次欲言又止却被高小鹰打断,黄不凡终于主动问他:“老二,你有什么事吗?”
黄玉明这才得以开口:“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聊聊大队的事,今年我的打算是这样的,你帮着参谋参谋。
首先,当然还是把以前的几个事继续做好。
出了正月,大队还准备再买一台货车。水泥厂将来肯定要运输,刚好大队账上还有钱,先买回来培训好司机。
其次就是那几个小事情,米厂和油榨坊基本不用插手。藕煤厂的话,基本都是二混子管着。
我们有约在先,不能言而无信,让二混子多挣点就多挣点,我们犯不着眼红。
还有开在公社的饭店,虽然挣得不多,但二混子的基础打得好,安排了黄三刀和两个女的,至少他们三家的日子就过得舒服多了。
桔园估计今年会小批量挂果,日常管理上也需要人手。
最主要的,还是二三月就要试产的水泥厂,这可是需要不少人手啊。
我和姚厂长商量了一下,他会从地区水泥厂调一批骨干过来。但我们自己至少需要准备四五十个人,那我们现在就得开始安排才行啊。
黄不凡点点头:“这个事情我早替你想过了,普通干活的人,我们大队如果不够,可以和附近几个大队支书商量,相信他们很乐意派人来。
至于搞技术和管理的,我不是早就打好了基础吗?孙建国这几个知青,我一开始就没想过放他们回去。
既然说到这事了,我得去地区一趟,这事必须请毛书记出面才能解决,让孙建国几个走招工的途径来水泥厂。”
第二天,按照富桥风俗,元宵节一过就算“吃过上工饭”,做什么事都得正儿八经了。
黄不凡一早就开车去往常阳地区,车上还有高小鹰和蛮八经两个,他们今年也算正式出门挣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