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陈阿姨的话,黄不凡不由得也是一愣。
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卫生院院长,何德何能让毛书记这样的封疆大吏惦记?
和陈阿姨客套了几句,却没有看到毛书记刚要发问时,陈阿姨主动开口,告诉他,毛书记下午在办公室,要接京城的重要电话。
和陈阿姨聊了一阵家常,过了一个多小时,毛书记终于回来了。
看到黄不凡,毛书记爽朗地笑了起来:“小家伙,耳朵是不是有点发烧?才想起到我这里来。”
认识毛书记之初,他还是常阳地区的一把手,后来来到省里,他身上似乎也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如今成了南湘真正的一把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里感觉,黄不凡眼里,毛书记身上的气场大了很多,几乎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幸好毛书记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爽朗,进屋就和他开了句玩笑,又转头对老伴说:
“老陈,我们认识这小子也有些年头了吧,怎么感觉他还是以前那么光棍?”
在潭州话里,‘光棍’并不是指单身汉,而是指做事利索不拖泥带水的褒义词。
黄不凡稍微有点不好意思,站起来老老实实地说道:
“书记,您可别怪我不来看您,你这么说,我哪里敢来啊?刚才进来的时候,门卫说我是您的外甥,我自己还愣了老一阵。”
毛书记也错愕了一下,随即就不置可否:
“还是几年前你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第二天补个登记,保卫处问你和我的关系,我随口这么一说,他们竟然还记得……”
开了几句玩笑,毛书记落座后,脸上还是露出一丝疲惫,和黄不凡说话的时候,经常会伸手揉自己的太阳。
家常拉完了,陈阿姨竟然主动起身离开,说是要出去有点事。
家里只有两人,毛书记也收敛了笑容,比较严肃地问黄不凡:
“不凡,据我所知,你们沂溪公社,尤其是你们黄家湾大队,集体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没有想过今后怎么搞维持现状还是另有所图?”
黄不凡心里咯噔了一下,毛书记这话说的有点突兀,他一时间竟然不敢回答。
根据前世的记忆,去年、也就是78年底,中皖省农村那十八个农户,悄悄做了一个令人惊人的决定——包产到户。
如今过去大半年了,纸是包不住火的,上层想必已经掌握了情况。
目下的南湘,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神传达下来,也有了不少的变化,但暂时还没有中皖省那样的大动作。
不清楚毛书记的真实用意,黄不凡自然不敢造次。
应该是看出了他心里的顾虑,毛书记放缓了语气:
“刚刚接到京城的电话通知,明天就要去参加会议,考虑今后的事情。我们到底该怎么走,是继续搞集体还是想中皖省的试验那也搞,暂时还没有共识……”
看得出来,毛书记心里也还是有所顾虑的。
但黄不凡心里一动,马上就接话了:“书记,我位卑言微,有几个不成熟的看法,也不知道对错,您别骂我。”
说话时眼睛悄悄看了毛书记一眼,发现他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点点头示意黄不凡继续说。
黄不凡继续说道:“按照历史的进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人民公社,现阶段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当前,到了需要变化的时候了。
我的直觉,还是认为包产到户更合适。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普通人身上更无法避免。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充分发挥出所有人的潜力。”
黄不凡没有明说,但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支持包产到户。
毛书记一边听一边思考,黄不凡说完,他又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难道真的就是走的弯路吗?”
黄不凡很肯定地回答:“那我肯定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我们华夏几千年来,有哪个朝代有如今这样的凝聚力和坚韧性?
这一切都是集体观念的结果,我们不能彻底否认,而应该辨证地看待,与时俱进不就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么?”
听黄不凡这么说,毛书记终于笑了起来:“与时俱进,好,想不到你小子竟然也有这么高的觉悟,不错。”
看得出来,毛书记已经有了决断,但显然也不适合拿出来和黄不凡商讨。
毛书记又问道:“具体到你自己身边,你有什么想法?据常阳地区汇报,你们华安在搞免费医疗,我一猜就知道是你们沂溪公社,也只有你们有这个条件。”
黄不凡点点头:“书记果然慧眼如炬,这个事确实是我们沂溪医院发起的,说起来,还和常阳地区卫生局副局长龚德祥有关。”
借此机会,黄不凡便把自己和龚局长‘打赌’的事说了出来,还说龚局长答应,只要沂溪医院能搞成功,地区会支援一批医疗设备。
毛书记听了终于哈哈大笑起来:“好这个打赌打得好,只要是为人民谋幸福,这样的赌博可以多搞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