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木质旋转门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林溪抱着刚借的《小王子》走进来,暖融融的空气混着旧书页的香气扑面而来。元旦假期的最后一个下午,这里比昨天更安静些,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灰尘在光带里轻轻浮动。
她沿着书架慢慢往前走,指尖划过书脊上凹凸的文字,寻找陆知行说的那本数学辅导书。上周他提过图书馆三楼有本绝版的几何题集,里面的辅助线技巧很实用,刚好能帮她攻克弱项。路过心理学区域时,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靠窗的沙发上低头看书。
是江翊。
他穿着件灰色连帽衫,帽子拉得很低,遮住半张脸,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和紧抿的嘴唇。膝盖上摊开一本厚厚的书,封面是深蓝色的,印着“发展心理学”几个烫金大字,旁边还放着本摊开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比平时作业本上的更潦草些,带着点急切的情绪。
林溪下意识地放轻脚步,怕打扰这份安静。她记得江翊向来只看理科相关的书,物理竞赛辅导书、高等数学讲义、天文爱好者杂志……这些才是他书包里的常客。心理学?这实在太陌生了,像看到平时只吃辣的人突然点了甜豆花,让人觉得新奇又疑惑。
阳光落在他握笔的手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凸起。他偶尔会停下来,用红色水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什么,眉头紧锁,像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有那么一瞬间,林溪仿佛看到了那天在操场角落打电话的他——同样紧绷的肩膀,同样藏着心事的侧脸,只是此刻把情绪都藏进了书页里。
书架间的脚步声惊动了江翊,他抬起头,眼镜片反射着阳光,在看清是林溪的瞬间,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像被撞破秘密的孩子。他下意识地把笔记本合起来,动作快得有些刻意,连带着膝盖上的书都差点滑下去。
“林溪?”他的声音有点干涩,像是很久没说话,“你也来借书?”他说着把连帽衫的帽子往上推了推,露出额前有些凌乱的碎发,耳廓微微泛红,大概是觉得在看“非专业书”时被同学撞见有点不好意思。
“嗯,来找本数学辅导书。”林溪指了指身后的理科书架,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他腿上的心理学书上,“你在看……心理学?”话一出口就觉得有点唐突,她赶紧补充道,“我妹妹也喜欢看这类书,说能帮她理解同学的情绪。”
江翊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摩挲着,指尖沾着点黑色墨迹,大概是写批注时蹭到的。他点了点头,声音比平时低了些:“随便翻翻,最近做物理题累了,换个脑子。”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合理,却没能解释笔记本上那些认真的批注——显然不是“随便翻翻”的程度。
林溪注意到他合起来的笔记本边缘露出半截信纸,上面画着简单的思维导图,写着“家庭沟通”“情绪管理”之类的关键词,字迹和那天在物理竞赛报名表上划掉“报名”两个字的笔迹一模一样,带着点决绝的力度。她突然想起操场角落那个暴躁的电话,心里隐约有了答案。
“心理学好像很复杂?”林溪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尽量让语气听起来随意些,“我看那些理论名词就头疼,什么‘共情能力’‘认知失调’,比物理公式还难记。”她故意说得夸张,想让他放松些,不再那么紧绷。
江翊果然被逗笑了,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像冰雪初融的湖面:“确实有很多理论,但比物理简单,不用算公式。”他顿了顿,翻开膝盖上的书,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个‘亲子沟通障碍’,其实和电路短路有点像,都是信号传递出了问题,需要找到断点。”
用物理知识解释心理学?这很“江翊”。林溪忍不住笑起来:“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简单多了。那……找到‘断点’的方法也像修电路吗?断电、检查、重新连接?”她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说,看着他眼里的紧张渐渐消散,重新亮起属于学霸的自信光芒。
“差不多。”江翊的话多了起来,开始认真讲解,“比如这本书里说,沟通时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就像实验前要先检查仪器状态,状态不好就容易出误差。”他说起这些时,眼神里有种特别的专注,和讲物理题时的认真不同,多了层温柔的底色。
林溪看着他翻书时的样子,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她突然觉得,平时看起来像“学习机器”的江翊,其实也有细腻的一面,只是这面被厚厚的物理书和竞赛压力藏得太深,只有在这样放松的时刻才会悄悄显露。
“你上次……是不是因为家里的事烦恼?”林溪犹豫了很久,还是轻声问道,目光落在他笔记本露出的“家庭沟通”字样上,“如果是沟通出了问题,或许这本书能帮到你?就像你说的,找到信号断点。”
江翊翻书的手指顿住了,书页停在“青少年心理需求”那一页。他沉默了几秒,眼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有惊讶,有犹豫,最终化作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嗯,我爸妈希望我一直学物理,觉得这是最好的路,但我……”他没说下去,只是轻轻合上了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