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覆灭,如同一头巨鲸的陨落,在燕京这片深海中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但水面之上,新的秩序已然在血腥的盛宴后悄然建立。
不再是三足鼎立,而是双雄并立。
查家与李家,这两个曾经的盟友与潜在对手,如今心照不宣地瓜分了王家留下的庞大遗产,成为了燕京权力棋盘上最显赫的两位对弈者,又或者是联盟者。
在燕京市区中心的一个角落,有一座古老的宅邸,它宛如一位隐居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之中。这座宅邸并不起眼,没有张扬的外表,却散发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古朴气息。
就在这座宅邸里,一场极为私密的宴会正在悄然举行。
这场宴会仅限于两家最核心的老辈人物参与,没有外人的打扰,也没有年轻一辈如查梁一、李玉龙等人的身影。这里只有四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依旧在家族的重要节点上,指点着家族的前进方向。
四位老人围坐在一张厚重的红木圆桌旁,这张圆桌仿佛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传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普洱的醇香,那是岁月的味道,醇厚而悠长;同时,顶级雪茄的氤氲也在空气中弥漫,为这祥和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淡淡的烟草香。
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老人们轻声交谈着,他们的话语虽轻,却蕴含着家族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一旁默默服务的,正是查永昌和李荣邦,他们恭敬地为老人们添茶、递烟,动作娴熟而优雅。
这个局是李家提出的,所以主位自然是查家。
查明谷虽年近古稀,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隼,只是平日里深藏的锋芒此刻稍稍收敛。他左手边是他的弟弟,也就是查永昌的父亲查明栋。
对面,坐着李家的擎天巨擘李抗虏,这位戎马半生、如今在军界依旧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老人,腰杆挺得笔直,一身洗的发白的绿色便装也难掩那股子金戈铁马的气息。
他身旁是他唯一在战争中存活来的弟弟,李玉龙的父亲李荣邦的叔叔------李抗日,这老头与李玉龙有五分神似,只是更加威严内敛。
“王家这块硬骨头,总算是啃下来了。”李抗日端起小巧的紫砂杯,抿了一口茶,声音洪亮,打破了沉默,“就是动静有点大,差点崩了牙。”
查明谷缓缓抬眼,嘴角扯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抗日说笑了。若不是您家小玉龙关键时刻镇住了场面,把控了边界,这浑水还不知道要搅得多浑。我们查家,也就是跟在后面,捡点残羹剩饭罢了。”
这话半是谦虚,半是试探。查家在此次事件中获利最巨,吞下了王家核心的金融和地产板块,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和部分海外资源。”李抗虏哈哈一笑,摆了摆手,笑声在古朴的厅堂里回荡,“明谷老弟,你我之间,就不必来这些虚的了。王家倒台,你查家拿了钱袋子,我李家为求稳固了社会影响力,接手海外资源和部分军工关联企业。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产业和境外的小打小闹,就让下面那些小崽子们去争吧,我们也乐得清闲。”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了些:“不过,这盘子大了,规矩得先立好。以前三家互相牵制,有些模糊地带还能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嘛……我觉得,就以黄江为界,东边的事务,以你查家意见为主;西边,以及涉及军、警、能源、通信这些敏感领域的,我李家多担待些。如何?”
这看似随意的划分,实则蕴含着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力量平衡。东富西贵,查家得了商业繁华之地,李家则牢牢握住了权力与安全的命脉。
查明谷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淡淡地道:“抗虏老哥安排得周到。我们查家到了永昌这一代,本就转为商贾,求财不求气,东边挺好,清净。”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接受了划分,也点明了查家的立场——专注于商业扩张。但这“清净”二字,是否也暗指不愿过多涉足西边的政治浑水?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查明栋看了看查明谷,只见查明谷微微点头,随即说道:“燕京这块地方,以后就是我们两家说了算。规矩,要立起来。”停顿片刻后,适时补充道:“关于之前王家掌控的几个关键口岸和部分特殊物资的审批渠道,我们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共同管理,确保……平稳过渡。”
李抗日接过话头:“可以。军方这边会派出专人参与,确保安全和效率。”
三言两语,庞大的利益和权力便被清晰划分。没有激烈的争吵,只有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计算和妥协。这就是顶级家族的做派,一切以实力和利益为准绳。
正事谈完,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查永昌和李荣邦悄无声息地将侍者送至门口的新茶和几样更精致的茶点,放置在四位长辈的餐盘前,又迅速退后,毕竟在四位面前,他们俩实在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