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演讲结束后,与耿老师及其他学校领导合影的那张照片,
被学校精心地陈列在了校内文化长廊的“校友风采”展区。
而且,她还被安排在了C位上。
照片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优秀青年创业者陈姗姗女士回母校分享成长创业心得”...
在学校又待了一个多小时的陈姗姗,在要离开之前,目光扫过操场。
几个正在打闹的高中生脚上穿的凉鞋,那鞋子明显小了一小截,脚后跟都悬在外面,大脚趾也紧紧顶着鞋头。
她停下脚步,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没有惊动其他人,而是引着耿老师,往远离人群的地方走出去五六米。
陈姗姗没绕弯子,直接对耿老师说:
“耿老师,我琢磨着给学校捐笔钱,二十万,就想帮帮那些家里头特别困难的学生。”
耿老师一听,眼镜都推高了点,二十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刚想问具体咋操作,只听她接着就说:
“这钱怎么用,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就得您来管。”
她这话说得实在:“您在学校这么多年,啥样的学生家里真困难,您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您经手,我心里最踏实。”
她读高中时,耿老师这人,可不是那种只会动嘴皮子的人。
帮人是实打实地帮到点儿上,而且特别细心,生怕伤了孩子们的自尊。
她记得耿老师以前资助贫困生,不光给学生买学习用品,连孩子盼了好久的一盒画笔这样的小心愿,他都悄悄记下给满足了。
把钱交给这么一位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老师,她一百个放心。
耿老师也没有再推辞。
他这么些年也没存下什么钱,工资都用来资助学生了,但靠着那边微薄的工资,效果甚微。
要是能有像陈姗姗这样更多有能力的“成功人士”来回馈学校,才是实打实给那些贫困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希望。
俩人当下就商量了这二十万的用处:
直接补贴最困难学生的生活费;
帮孩子们实现一些“微心愿”;
再设个小奖学金,给品学兼优的孩子鼓鼓劲。
耿老师没多推辞,郑重地点了头:
“姗姗,你放心。这钱,我一定一笔一笔都用在刀刃上,对得起你的这份心,也对得起孩子们。”
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要是真的实施起来,还是要耿老师和学校领导讨论后,才能具体实施。
等学校开会有结果后,她到时候再来一趟,正式捐款,打到专用的账户上。
出校门前,陈姗姗再次看了眼操场上的学生,耿老师注意到这一点。
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有些孩子家里确实困难,做父母的不是不疼孩子,是真顾不过来这么多,他们好多都是留守在家,有的跟着爷爷奶奶,有的甚至是独自一人在家生活......”
陈姗姗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可既然看到了,让她无视,有些做不到。
“老师,你知道他们鞋子和衣服的尺码吗?”
“啥?”
耿老师被问得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知道个大概。”
“那麻烦老师,跟我走一趟...”
耿老师就这么上了她的车,直接去附近的运动鞋店,买了二十几双从42-44的男士鞋和36-39尺码的女鞋。
再次开车回来时,她把鞋子帮着提到学校门口,借口家里有事,直接开车离开了。
耿老师看着陈姗姗的车尾灯迅速消失在街角,又低头看了看脚边一堆装着崭新运动鞋的购物袋,一时百感交集。
他教了大半辈子书,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和校友,但像她这样,看到问题后不是仅仅表达同情;
而是立刻用最直接、最务实的方式去解决的,还是头一回遇到。
他无奈地摇头笑了笑,心里却涌上一股巨大的暖流:
“这丫头,真是说风就是雨,心也太急了点……可这心,是真好啊。”
他没急着把鞋提进去,而是先拿出手机,给几位班主任发了信息:
让他们悄悄通知几个他早就留意的、家境特别困难尤其是鞋已破旧不合脚的学生,放学后到他办公室来一趟,就说“有点学习资料要给他们”。
放学铃响后,几个孩子陆续来了,有男有女,有些拘谨地站在教导处办公室。
耿老师看着他们脚上那些不是开胶就是明显小了的鞋子,心里一酸。
这天气虽说已经回暖,但是乍暖还寒,明显不是穿凉鞋的季节。
他拿出鞋,尽量用平常的语气说:“喏,这是刚刚来学校的陈姗姗学姐,给同学们赞助的,来,都试试,看合不合脚。”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但都怯生生的,不敢上前。直
到耿老师把鞋盒一个个塞到他们手里,催促他们
“快试试,不合适还能换”,他们才小心翼翼地换上。
一个高个子男生穿上44码的新鞋,站起来踩了踩,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小声说:
“老师,正合适……”
“谢谢学姐!!!”
......
等学生们回各自班级上课后,耿老师坐会椅子上,拿出手机,给陈姗姗发了条很长的信息,把刚才的情景简单说了,最后写道:
“鞋已送到,孩子们很高兴,非常合脚。我替孩子们谢谢你。
捐款的事,我会尽快推动,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们身上,你放心。”
这事儿传开后,学校老师都说:“姗姗这姑娘,出息了,没忘本。”
耿老师听到同事这么夸自己曾经的学生,脸上也是自豪地与有荣焉。
***
陈姗姗开车去姥爷那边之前,拐了个弯,去县医院那边,打算看下小七几人。
结果在医院门口以前小七摆摊的地方没有看到她的鸡蛋灌饼摊。
就连紧挨着的菜煎饼摊也没在。
而是摆着别的摊主。
陈姗姗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朝那个新摊主走去。
“大姐,跟您打听下,”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随和,
“原来在这儿摆摊卖鸡蛋灌饼的那个,今天没出摊吗?”
新摊主是位卖烤冷面的大姐,正利索地翻着铁板上的面饼,抬头看了陈姗姗一眼。
喜欢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请大家收藏:(www.2yq.org)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