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在渔光村的村口停下。
苏晴晴和高山下了车。
院门虚掩着,堂屋里还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苏晴晴推开门,一眼就看见苏母趴在桌上打盹,身上披着件旧衣服。桌上的饭菜用碗罩着,已经凉透了。
听到动静,苏母猛地惊醒,看见是她,立刻站了起来。
“晴晴,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事情顺不顺利?”
苏晴晴看着母亲布满忧色的脸,心里那点因为花钱而产生的憋闷,瞬间就散了。
她走过去,从背后抱住母亲,把脸埋在母亲温暖的后背上,声音闷闷的。
“娘,我饿了。”
刘翠娥心疼地拍了拍女儿的背,那力道,像在安抚一只受了惊的小猫。
“饿了就好,饿了就好,人是铁饭是钢。”她一边念叨着,一边转身就往厨房走,“等着,娘给你去热饭。”
那急匆匆的背影,好像女儿说一句饿,就是天大的事。
苏晴晴看着母亲的背影,鼻头一酸,刚才还因为五亿多抽痛的心,这会儿被填得满满当当,暖烘烘的。
她像个小尾巴跟到厨房门口,扒着门框,用甜得发腻的声音撒娇:“娘,你怎么这么好,我好爱你呀。”
刘翠娥正在灶前忙活,听见这话,手上的动作一顿,回头嗔了她一眼,嘴角却藏不住笑意。
“多大的人了,还说这种话,害不害臊。”
一声刻意加重的咳嗽从堂屋传来。
苏晴晴回头,只见苏大海不知什么时候从里屋走了出来,正板着脸站在桌边。
见女儿光顾着跟娘亲热,他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出声,只又重重地咳了一声,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高山没有进屋,他像一尊沉默的石像,倚在堂屋通往院子的门框边,将屋内的温暖与屋外的黑暗隔开。
“爹,你还没睡啊?”苏晴晴笑嘻嘻地跑过去。
上一秒,她还像只耗尽了所有力气的疲惫小猫,这一秒,在家人面前,她就变回了那个会蹦会跳的鲜活女孩。
苏大海“嗯”了一声,看着女儿恢复了血色的脸蛋,那张被海风吹得黝黑僵硬的脸庞,线条终于柔和下来。他拉开一张凳子,用下巴朝那点了点,声音依旧是那副硬邦邦的调子:“坐。明天中秋,嘴馋了没?想啃点什么,让你娘去弄。”
中秋节?
苏晴晴愣了一下,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可不是嘛!她最近忙得昏天黑地,都忘了日子。
一想到吃的,苏晴晴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刚才耗费的心神仿佛都被食欲给挤到了一边。她立刻凑到苏大海身边,兴致勃勃地说:“爹,我想吃的可多了!”
苏大海看着女儿这副馋猫样,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那笑容在他布满风霜的脸上,显得格外温和。
“你说,爹给你想办法。”
“我想吃清蒸大黄鱼,刚捞上来的那种!还想吃葱油梭子蟹,蟹黄要满得流油!对了,还有蒜蓉粉丝蒸扇贝,粉丝要多!再来个海胆蒸蛋,爆炒一盘钉螺……”
苏晴晴一口气报了一长串菜名,全是岛上最地道的海鲜,一边说还一边夸张地咽口水。
苏大海听得喉结都跟着动了动,脸上满是笑意,和眼里宠爱都要溢出来了。
高山静静地听着,看着她一边掰着手指头数,一边夸张地咽口水,那副馋猫样,让他素来冷硬的嘴角,在无人察觉的阴影里,勾起了一抹极淡、极浅的弧度。那弧度转瞬即逝,快得像错觉。
刘翠娥端着热好的饭菜从厨房出来,正好听见女儿点菜,没好气地在她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
“你这丫头,是想把龙王爷的家底都给掏空啊?”
桌上摆着一盘清蒸鱼,一碗红薯饭,还有一碟炒青菜。虽然简单,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苏晴晴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鱼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我这不是替龙王爷减轻负担嘛。”
“高山同志,快进来吃饭”刘翠娥热情的叫着高山。
高山走进堂屋,没说话,只是对着苏大海和刘翠娥点了点头,然后在苏晴晴旁边的空凳子上坐下。
刘翠娥已经盛好了一碗满满的红薯饭,放到他面前,又夹了一大筷子鱼肉堆在饭上。
“高山同志,别客气,就当自己家。忙了一天,快吃,多吃点。”
“谢谢婶子。”高山拿起筷子,动作很安静,开始吃饭。
苏晴晴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继续对着苏大海撒娇:“爹,不光是海鲜,我还想吃月饼!要五仁的,里头还得有红绿丝的那种老式月饼!”
刘翠娥听得直乐,又心疼女儿,给她盛了一碗鱼汤:“慢点吃,别噎着。明天让你爹去县里供销社看看,要是有,肯定给你买回来。”
苏晴晴喝了一口汤,眼睛亮晶晶地转向旁边安静吃饭的高山。
“喂,高山,你想吃什么?”
高山吃饭的动作停了一下,抬起头,目光在她亮晶晶的眼睛上停顿了一瞬,才移开,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你点的,都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