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春,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中原大地的积雪在渐暖的阳光下缓缓消融,露出饱经战火摧残的焦黑土壤。然而,自然界的复苏却无法掩盖人间兵戈带来的肃杀。随着洛阳大捷与官渡易手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般传遍天下,整个北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震荡,暗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汹涌澎湃。
一、 邺城震动,孟德呕血
邺城,魏王府邸。
昔日象征着无上权势与威严的殿宇,此刻却被一种近乎凝固的压抑气氛所笼罩。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苍白而惊惶的面孔。当曹真身负重伤、仅率数十亲卫狼狈逃回,带回来五万精锐近乎全军覆没的噩耗后,不到三日,官渡失守、曹仁败退延津的加急军报又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了所有人心上。
端坐在主位之上的曹操,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他听着程昱用沉重而颤抖的声音详细禀报着前线溃败的细节,那仅存的独眼死死盯着巨大地图上已然易主的官渡和岌岌可危的黄河防线,手指因用力握着案角而指节发白。
“……林羽麾下张辽、徐晃二贼,自南门突出,与张飞三面夹击……我军猝不及防,阵列大乱……曹真将军浴血奋战,身被数创,许褚将军拼死才护其突围……官渡……魏延、庞统攻势太急,仁公……仁公他实在……”程昱的声音越来越低。
“噗——!”
一口殷红的鲜血猛地从曹操口中喷出,溅在身前那张描绘着万里江山的地图上,将黄河以南的大片区域染得触目惊心。殿内顿时一片混乱,荀彧、贾诩等重臣骇然失色,连忙上前搀扶。
“主公!保重身体啊!”荀彧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悲怆。
曹操猛地推开众人,以袖狠狠擦去嘴角的血迹,独眼中燃烧着滔天的不甘、暴怒,以及一种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深切悲凉。他推开搀扶,踉跄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颤抖地点着官渡的位置,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石摩擦,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血丝:“林羽……林羽小儿!竟……竟至于斯!竟至于斯!吾……吾半生心血……”
他强忍着眩晕和剧痛,倚着地图架,连续下达命令,语气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已然是完全的守势:
1. “传令……子孝(曹仁),弃守延津……收拢残部,退守黎阳!依托黄河……死守!邺城南门,绝不能有失!”
2. “急诏张合,尽起河北之兵……不,抽调幽、并能战之兵,火速南下,屯驻朝歌!与黎阳形成犄角……阻敌于黄河南岸!”
3. “密令淮南李典、乐进……严密戒备,防止孙权……趁火打劫!”
4. “封锁消息!严控邺城……凡有敢妄议军情、动摇人心者……立斩!”然而,如此惨败的消息又如何能彻底封锁?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迅速在邺城的权贵阶层和军队高层中蔓延开来。一种大厦将倾、无力回天的悲观情绪,在暗夜里悄然滋生。
二、 林羽布防,消化战果
与邺城的愁云惨布形成鲜明对比,洛阳城内虽经战火,却处处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胜利带来的昂扬斗志。林羽并未被空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与诸葛亮、徐庶、庞统等核心谋士日夜筹划,迅速而高效地安排着战后布局,旨在彻底消化战果,为下一步渡河北上奠定坚实基础。
1. 论功行赏,凝聚军心:林羽下令厚加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赏赐倍于常例。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魏延晋镇北将军,庞统为军师将军,共镇官渡;张飞、赵云、黄忠等皆加封食邑,赐金帛无数;尤其对降将张辽、徐晃,亦不吝赏赐,张辽加前将军,徐晃为右将军,以示信任,极大安定了新附人心。全军士气达到顶峰。
2. 巩固防务,梯次配置:
* 洛阳中枢:由黄忠总督司隶诸军事,加卫将军,坐镇洛阳,统筹全局,加固城防,安抚流民,恢复生产。
* 官渡前哨:魏延、庞统驻守官渡,不仅修缮加固营垒,更积极派遣斥候北渡黄河,侦查邺城周边虚实,囤积大量粮草军械,成为锐利的北伐箭头。
* 河南肃清:赵云对陈留继续保持高压围困,同时分兵收复颍川、陈郡等曹操残余势力,彻底肃清河南之地,保障后方安全。
* 水军控扼:关羽水军已完全掌控鸿沟水系,林羽令其继续向北延伸,侦查和控制黄河沿线重要渡口,如白马津、延津等,为大军渡河做好前期准备。
3. 系统嘉奖显现:随着林羽有效控制大片中原区域,【中原砥柱】特质效果显着,新占区域的百姓见其军纪严明,治政有方,抵触情绪迅速消解,甚至有不少当地士子豪强主动投效,提供粮草、丁壮。【邺城死士】的选拔与秘密训练也在官渡大营中悄然展开,从各军精锐中挑选悍勇忠诚之士,由魏延亲自督导,演练攻城巷战之法。
三、 内宅波澜,尚香初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