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市场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后,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阻力也在不断加大。一些大商户开始联合起来,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改革。苏明远意识到,单纯的强硬措施可能会激化矛盾,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和策略。
这天上午,苏明远正在办公房中处理公务,李明德匆匆走了进来。
苏大人,出事了!李明德神色紧张,市场上又发生冲突了!
苏明远立即放下手中的文件: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李明德快速汇报,按照新办法,那个卖菜的刘大嫂搬到了前面的好位置。但今天早上,原来占据那个位置的王老板带着一群人来闹事,说刘大嫂抢了他的摊位。
苏明远皱眉道:王老板?他是什么人?
是个卖布匹的中等商户,在市场经营了十几年。李明德解释道,他说那个摊位是他祖传的,不能让给别人。
苏明远心中明白,这又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扑。他们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试图阻挠新政的实施。
现在情况如何?苏明远问道。
双方还在对峙,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随时可能发生冲突。李明德担心地说道。
苏明远立即起身:走,我们去现场看看。
来到市场,苏明远看到确实聚集了很多人。在争议的摊位前,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应该就是那个王老板。他身后跟着七八个人,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而刘大嫂则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显然很害怕。
这是怎么回事?苏明远走到人群中间,朗声问道。
王老板看到苏明远,立即迎上前来:苏大人,您来得正好!这个女人抢占了我的摊位,请您为我做主!
我没有抢占!刘大嫂也急忙申辩,是苏大人说我可以搬到这里来的!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有人支持王老板,说他在这里经营多年,有优先权;也有人支持刘大嫂,说新办法就应该公平执行。
苏明远仔细观察了一下现场情况,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摊位争议,而是对新政的一次有组织的挑战。王老板身后的那些人,显然不是普通的支持者,而是有备而来的。
王老板,苏明远平静地说道,请你详细说明一下情况。
苏大人,这个摊位是我十五年前开始使用的,一直到现在。王老板义正词严地说道,虽然没有正式的文件,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认可这是我的位置。现在突然让给别人,这不是抢占是什么?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有道理,让一些围观者开始同情王老板。
刘大嫂,你怎么说?苏明远转向刘大嫂。
刘大嫂有些紧张:苏大人,我...我也不想抢别人的位置。但是您说过,按照新办法,摊位要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王老板冷笑一声,我在这里经营十五年,交了十五年的管理费,难道还比不上她一个新来的?
这话引起了一些商户的共鸣。确实,如果完全不考虑历史因素,只讲公平轮换,对老商户似乎不太公平。
苏明远意识到,这是一个巧妙的挑战。王老板利用了新办法中的一个模糊地带——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王老板说得有道理,苏明远点点头,这让王老板以为自己要胜利了,在这里经营多年,确实应该得到尊重。
刘大嫂听了,脸色一变,以为苏明远要改变决定了。
但是,苏明远话锋一转,市场管理必须有统一的规则。如果每个人都拿历史作借口,那新办法就无法执行了。
苏大人,那您说怎么办?王老板试探着问道。
苏明远思考了一下,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样吧,苏明远朗声说道,我提议采用轮换制。王老板可以在上午使用这个摊位,刘大嫂在下午使用。这样既照顾了王老板的历史权益,也给了刘大嫂公平的机会。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王老板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刘大嫂则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很公平。
围观的人群开始议论起来:
这个办法不错,照顾了双方的利益。
苏大人真聪明,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轮换制确实公平,大家都有机会。
王老板见众人都支持这个方案,知道再反对下去会失去民心,只好勉强同意:既然苏大人这样安排,我也没有意见。
刘大嫂则连连感谢:谢谢苏大人!这样安排很公平!
冲突就这样化解了,但苏明远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果然,下午就有人来报告,说市场的另一边又出现了问题。这次是几个大商户联合起来,拒绝按照新标准交纳管理费,声称要到府里告状。
苏明远来到现场,看到田百万、王德明等几个大商户正在那里煽动其他商户。
各位乡亲,田百万正在演讲,这个新办法明显偏向小商户,对我们这些老商户不公平。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向上级反映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