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握着那份处理意见,感受着手心的微汗。窗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显然是开封府的催促者已经到了门外。这种压迫感让他想起了现代政治学课堂上讨论的那些经典案例——在压力下做出的决策往往最能体现一个政治家的品格和智慧。
请开封府的来人稍等片刻。苏明远对书吏小陈说道,然后转向钱若水,钱郎中,我想再了解一下这个案子涉及的具体人物。
钱若水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那几个商户中,为首的是绸缎商人王富贵,此人与户部侍郎张景的门人有密切往来。另外还有一个药材商户,据说与某位内侍有关系。
这个信息让苏明远更加明确了问题的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得罪张景一派,还可能涉及到宫中势力。但如果因此就违背法理,又会损害度支司的公正性和自己的政治信誉。
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苏明远继续询问。
开封府尹刘綮此人刚正不阿,之所以催促这么急,应该是真的希望尽快解决问题,而不是受什么人指使。钱若水补充道,如果我们拖延处理,他可能会直接上奏皇帝。
这个信息很关键。如果开封府尹直接上奏,事情就会闹大,到时候想低调处理都不可能了。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还是按照法理处理这个案子,但在具体措施上会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怎么说?钱若水好奇地问。
我会明确指出涉事商户在税收缴纳上的违规行为,要求他们补缴相关税款。但同时,我也会建议开封府给予他们一定的缴纳期限,不要立即强制执行。苏明远解释道,这样既维护了法理,又给各方留下了协商的空间。
钱若水听了若有所思:这个处理方式确实比较巧妙,既坚持了原则,又考虑了现实。
正在这时,主事赵德明走了进来,神色显得有些焦急:苏员外郎,我听说您要处理那个开封府的案子?
是的,赵主事有什么看法?苏明远问道。
赵德明看了看钱若水,然后说道:我刚刚收到消息,张景张大人对这个案子很关注,已经派人去开封府了解情况。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心中一沉。张景的介入,意味着这个案子的政治敏感性比预想的还要高。
张大人是什么态度?苏明远谨慎地询问。
据说他希望这个案子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不要影响到相关商户的正常经营。赵德明回答,我觉得您在处理时最好考虑一下这个因素。
苏明远明白了赵德明的暗示。张景的妥善处理实际上就是希望偏袒那些商户,或者至少不要让他们承担太严重的后果。
我已经有了处理方案,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苏明远不置可否地回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响起一个威严的声音:请问苏员外郎在吗?在下开封府尹刘綮,有要事相商。
三人都愣了一下。开封府尹亲自来访,这在度支司是很少见的事情。显然,这个案子的重要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快请刘府尹进来。苏明远起身相迎。
刘綮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官员,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一进门就直接说道:苏员外郎,开封府的那个案子,情况比较复杂,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度支司的明确意见。
刘府尹请坐,下官正在处理这个案子。苏明远恭敬地回应。
刘綮坐下后,神色变得更加严肃:苏员外郎,实不相瞒,这个案子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有人希望我从轻处理,也有人要求严格执法。我夹在中间,实在为难。
这番话很坦诚,也很无奈。苏明远能够感受到刘綮的压力——作为开封府尹,他必须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保持平衡,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府尹,以您的看法,这个案子应该如何处理?苏明远询问道。
刘綮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从法理上讲,涉事商户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如果处理过严,可能会影响到商业环境,也会得罪一些不该得罪的人。
那您的建议是?苏明远继续问道。
我希望度支司能够给出一个既符合法理又考虑现实的处理意见。刘綮说道,这样我也好向各方交代。
苏明远点点头,然后将自己已经拟定的处理意见递给刘綮:请刘府尹过目,看看这样处理是否合适。
刘綮仔细看了处理意见,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表情:苏员外郎这个处理方案很好,既坚持了原则,又留有灵活空间。我看可以按照这个意见执行。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声音:请问苏员外郎在吗?
众人回头看去,发现是张景的门人胡秘书。此人三十多岁,眼神精明,一看就是常年混迹官场的老手。
胡秘书,请进。苏明远起身相迎,心中却暗自紧张。
胡秘书进门后,先向刘綮行礼,然后对苏明远说道:苏员外郎,我家大人听说您在处理一个涉及商户的案子,特意让我来了解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