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有着过硬的地理知识基础的原因,姚老爷子边说边用手里的筷子蘸着茶碗里的茶水,在地板上划出越来越复杂的龙脉走向示意图,我竟然能够无疑遗漏地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的思路被姚老爷子用筷子画出的龙脉示意图深深地吸入了进去,我甚至看见一条条活灵活现的龙就在我的眼底呈现。
我以为自己的思路陷入得太深,出现了短暂的幻觉,于是使劲甩了一下头。
我甩头的动作引起了同样全神贯注听着姚老爷子图解龙脉的杨晨露的注意,她朝我小声问道:“你怎么了?”
杨晨露的问话当然也打断了姚老爷子的思路,停住手里的筷子看着我。
从幻觉般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的我颇为抱歉地朝杨晨露和姚老爷子说道:“没什么,突然脑子有点犯晕一样,也许是蹲久了。”
杨晨露说道:“蹲久了就起来活动一下。”随后与朝姚老爷子说:“姚老前辈,你继续讲,我的脑子里已经被你画出的这副龙脉图基本上记下了,回头我就用一张纸把它从脑子里复制下来。”
姚老爷子颇为不信地呵呵笑道:“呵呵……你的记性真的又这么好?”
杨晨露说道:“真有这么好,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更好,一首古诗词我只要读上两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你猜我读了几遍就能全文背诵?”
“几遍?”姚老爷子问道。
杨晨露抬起右手,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三遍,就三遍,一次不差!”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父亲提起过你又这样的特殊才能?”姚老爷子表示不相信地说道。
杨晨露却说:“也许是我父亲觉得这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吧?因为我父亲的记忆里就是超群的。他看书真的能够一目十行。”
“你父亲看书有一目十行的本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但是我没想到你也有你父亲的这种本事。但也不奇怪,毕竟是遗传嘛。对不对?”姚老爷子说道。
杨晨露说道:“好了,你还是继续说龙脉吧!别把你的思路打断了。”杨晨露说道。
于是姚老爷子有继续用手里的筷子蘸着茶水在地板上边画边说起来。
“……山在地上行,气在地下走。华夏地理上的三支干龙又是怎样由西向东行进的呢?……”
“……北龙之气脉发于祁漫塔格山,行至南山口生出雅拉达泽山和锡铁山;到达甘肃生发了祁连山,一直向东生发出拉北山、合黎山;进人青海形成了达坂山……”
“……达坂山生贺兰山,贺兰山生石嘴山,石嘴山生狼山,狼山生大青山;到山西先生发出太行山主脉,太行山生出长梁山、吕梁山,长吕二山又生出五台山、恒山,五台山、恒山又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脉;到北京的南口关沟,与燕山相接……”
“……太行山与燕山虽不属同一龙脉,但仍为一气。在南口燕山承接太行脉气继续东行进人河北,生发出雾灵山;往南又生发平谷的京东大峡脉,大峡脉向东生发出东陵所在的昌瑞山,昌瑞山东行生青龙山,直到秦黄岛……”
“……雾灵山往北生出承德的风山,风山生发棋盘山,棋盘山生发辽宁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两支,一支为内蒙古的天山,吉林的兴隆山,二山行到内蒙合生出大兴安岭……”
“……另一支为长白山,长白山形止而气未止,朝鲜的脉气与此相接,生出了白头山和惠山;二山的脉气隐于海中,直贯倭国,生发出各列岛才就此而止……”
“……中龙之气始于阿尼马卿山,同时生发出两支:北为甘肃的西倾山,西倾山生鼠山,鼠山生武山;气冲陕西而生岐山,岐山又生秦岭,与大巴山相接……”
“……南为龙脉之气入西僵先生出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生出沙离里山,沙离里山生出凉山,凉山生出大巴山,南北二气在大巴山又合为一气……”
“……大巴山主脉承接秦岭之气分生三支:南生发出二郎山,二郎山生名山,名山生邛山和睐山,邛睐二脉又生出岷山和峨眉山。岷峨二山生出乐山。中生湖北的武当山,武当山生河南的桐柏山,桐柏山气聚成大别山……”
“……龙脉之气进入安徽,大别山生出潜山、霍山,二山生出嘉山,嘉山生含山,含山生冶山。北生河南的伏牛山,伏牛山生发了崤山、熊耳山,两山又生出嵩山……”
“……龙脉之气气入山东生发出微山和苍山,二山之气生出泰山,泰山又生徕山、沂山和鲁山,三山扩展而生北圈山、兰陵和长岛,到此临海为止……”
“……南龙之气发于可可西里山,后生他念他翁山;入云南生出横断山和伯舒拉岭,二气往南生出高黎贡山,往北又发生二支:一生为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过凉山后生出盘于云贵两省的乌蒙山,乌蒙山又生湖南境内的巫峡、龙山、武陵山、雪峰山。四脉气交而生南岳衡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