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之气进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罗霄山;两山脉气化之成景冈山。以景冈山为少祖又生南北二支:北为九岭山,九岭山生庐山,庐山之气贯于安徽又生发黄山;过安徽到浙江派生出天目山、莫干山和牛头山此后,牛头山生煤山,莫干山生金山,最后汇于上海吴淞口和杭州湾……”
“……横断山和伯舒拉岭所生另一支,先是沧山、宁静山、怒山、无量山、哀牢山。五山之气入老挝生发拾宋早再山;此山不但没有南延反而回头入广西,生发十万大山,十万大山生出灵山,灵山生出云开大山,云开大山又生出大瑶山……”
“……大瑶山脉气入广东而生云雾山,云雾山之气生发出佛山、中山和罗浮山,三气汇成九连山,再生大庾岭,大庾岭生莲花山……”
“龙脉之气入福建而生武夷山,再生云山;入浙江则生出仙霞岭、括苍山,还生出南雁荡山……”
“……南龙在历史上认为止于江浙。实际上,龙脉之气过海到达宝岛后仍未阻断,而是越过巴坦群岛,扩散至整个南亚地区,最后与发于昆仑山西南的龙脉之气脉合为一体,这便是昆仑山龙脉入藏后生发的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
“……再此山入气行入印度而生发东高止山到斯里兰卡。东来的龙脉之气脉经菲律宾于西南之气相交,扩经周边诸国至澳大利亚,南龙气脉才算真正的终止……”
“……对于伸向西洲的两支干龙,历史上古人只认为由昆仑山生发,而没有透露过它们的气脉走向。这两支干龙的脉向为西北、东北各一支:――昆仑山之气首先在北面生化了北疆境内的天山山脉……”
“……天山往西北,生出了慕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脉。两股龙脉之气入塔吉克斯坦生出被主义峰和宁峰;经阿赖山又生吉尔吉斯山,再生楚伊犁山。扩散到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后,形成大高加索山……”
“……此山脉气入罗马尼亚生喀尔巴阡山,由喀尔巴阡山生发了横跨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以至气展西洲各国,这支干龙最后经英国到西班牙才停止……”
“……天山往北偏东,先生出北塔山和蒙古的阿尔泰山,由此山脉气生发出汗呼赫山、杭爱山;入苏后,生出唐努山和萨彦岭……”
“……这支气脉过乌兰巴托生雅布洛诺夫山,又生斯塔诺夫山,再生上扬斯克山和切尔斯基山。此气过白令海峡到美国生出阿拉斯加山,人加拿大生出海岸山和落基山;继续延伸至墨西哥而生出马德雪山,最后到巴拿马而停止……”
“……其实,龙脉之气的运行是不分疆域和国界的。地壳的运动和大陆板块的组合都是龙脉之气运行的结果……”
“……地核中在蕴藏了丰富矿产的同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脉气。人类有国家之分,而地气却不会同国家间的分隔而断行,只是像人身上的经络各走一脉而已。五大干龙的气源都在华夏的祖庭昆仑山,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国,实有世界中心的涵盖。传说中的一幅古画,绘制出的昆仑山就是被龙神守护着的。而这幅古画,同时也是打开昆仑山那道神秘大门的唯一的金钥匙?传说中的昆仑山是有一道隐藏起来的通往天庭的大门的。”
“龙神守护昆仑山的神秘古画?打开神秘大门的唯一一把金钥匙?”杨晨露随口重复性地抬眼朝姚老爷子问道。
而姚老爷子却不接杨晨露的这个话茬,而是接着他的思路继续说道:“龙脉之气随山行。五大干龙或为华夏的三大干龙,从西向东相生的万千山脉中,大干生出小干,小干生出支干;支干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处都有龙的支脉存在……”
“……但所有的龙脉都与水相随,这就是为什么山高水长,有山就有水的道理。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
“……气来有水导行,气止由水界定。气为水之母,有气才有水。因此,华夏的山川龙脉是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的……”
“……自昆仑山始发龙脉之气后,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这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便被看作是用来节制和疏导天地之气的……所以,帝王的泰山封禅不是没有依据的,你不能仅仅把它看着作是落后的文化和封建糟粕……”
“……放到现在的思索和眼光,龙脉思想的形成和确立,将国家地理上的山川河流和龙脉脉归属成为一个难得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将国家的兴衰存亡和人民的福祉,都置于在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之下。天人合一、自然融人、遵循大道也就从上古到今天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准则…”
“……如果把华夏的都会郡州、村镇民宅置于三条龙脉的基干上,由西向东,祖辈先贤们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和构建城廓,而给后人留下了着名的都市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