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 **人生成长**:前面已有提及,此处补充。加扎尼加在达特茅斯学院开启本科学习,后在加州理工学院跟随罗杰·斯佩里进行裂脑研究。这段研究经历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此后他在多所顶尖院校任职,包括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他积极推动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不仅在科研上成果卓着,还致力于将专业知识普及给大众,撰写了多部科普着作。
- **强大心理学哲学**:除了之前提到的对裂脑患者的研究成果外,加扎尼加进一步强调大脑模块化的观点,认为大脑由多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认知功能。他还指出大脑存在“解释器”机制,即左脑会自动对行为和事件进行合理化解释,即使这些解释可能并不准确。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大脑在信息整合和意识构建方面的复杂性,强调了大脑各部分在心理和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协同与分工,为深入理解人类的认知、意识和行为提供了全面而新颖的理论框架。
### 73. 约瑟夫·勒杜(Joseph E. LeDoux)
- **人生成长**:勒杜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他在佐治亚南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取得博士学位。他在纽约大学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专注于情绪神经科学领域,通过对动物和人类大脑的研究,探索情绪产生和调节的神经机制。
- **强大心理学哲学**:勒杜的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恐惧情绪的神经传导通路。他发现大脑中存在一条快速的“低路”和一条较慢但更精确的“高路”来处理恐惧信息。“低路”能使机体迅速对潜在威胁做出反应,而“高路”则负责更细致的认知评估。这一发现表明情绪反应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快速启动,强调了情绪与认知在大脑中的复杂交互作用。他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情绪产生机制的传统认识,为理解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提供了神经生物学基础,也为相关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 74.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
- **人生成长**:达马西奥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他在里斯本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后前往美国深造,在衣阿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他曾在衣阿华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校任职,凭借深厚的医学和心理学背景,对大脑损伤患者进行了长期研究,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
- **强大心理学哲学**:达马西奥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说,认为情绪和身体状态在决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人们面临决策时,大脑会自动激活与过往类似情境相关的情绪和身体反应,这些“躯体标记”帮助人们快速筛选和评估选项,从而做出决策。他强调身体与大脑、情绪与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打破了传统上认为理性决策可以脱离情绪的观点,为理解人类的决策行为、情感障碍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推动了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在意识和情感研究方面的交叉融合。
### 75. 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
- **人生成长**:努斯鲍姆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她在纽约大学获得古典学和哲学双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她在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包括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努斯鲍姆不仅精通哲学、古典学,还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位跨学科研究的杰出学者。
- **强大心理学哲学**:努斯鲍姆关注人类情感在道德和伦理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她认为情感并非与理性对立,而是道德判断和伦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深入研究,她提出情感具有认知内容,能够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评价。在她的理论中,培养恰当的情感对于个体实现美好生活和社会建立公正秩序至关重要。她的观点丰富了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强调了心理学与哲学在理解人类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方面的相互关联性,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典范。
### 76.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 **人生成长**:戈夫曼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曼维尔。他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领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开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 **强大心理学哲学**:戈夫曼提出“拟剧论”,将社会生活比作戏剧舞台,人们如同演员在不同场景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表演来塑造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他强调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言行、姿态等表现来传达特定的形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理论揭示了社会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强调了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主动性和策略性,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自我呈现以及人际关系提供了生动且深刻的分析框架,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