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乔治·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 **人生成长**:米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德利。他在奥伯林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深造。他在密歇根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多年,在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虽然生前发表的着作不多,但他的课堂讲稿和讨论内容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思想在去世后得以整理出版并广泛传播。
- **强大心理学哲学**:米德提出“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由“主我”(I)和“客我”(Me)组成。“主我”是个体的主动、自发的一面,代表着个体的冲动和创造力;“客我”则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通过他人的视角所形成的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他强调自我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个体通过扮演他人角色,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展出自我意识。米德的理论为理解自我的发展和社会互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社会环境在个体心理和自我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78.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
- **人生成长**:考夫卡出生于德国柏林。他在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师从卡尔·斯顿夫。之后在吉森大学任教,期间与马克斯·韦特海默、沃尔夫冈·苛勒共同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纳粹崛起后,他流亡美国,在史密斯学院任教直至去世,致力于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传播到美国并进一步发展完善。
- **强大心理学哲学**:考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强调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反对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各个元素进行研究。他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现象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不能简单地通过分析其组成部分来理解。例如,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会将图形和背景区分开来,并且倾向于将刺激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考夫卡的理论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纠正了当时心理学界过度强调元素分析的倾向,对知觉、学习、思维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心理学对人类认知和心理过程的整体理解。
### 79. 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 K?hler)
- **人生成长**:苛勒出生于爱沙尼亚塔林(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他在德国杜宾根大学、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普鲁士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后担任该研究所所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特纳利夫岛进行了着名的黑猩猩实验研究。战后回到德国,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纳粹时期因反对纳粹政策而受到迫害,最终流亡美国,在哈佛大学等校讲学。
- **强大心理学哲学**: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研究,提出顿悟学习理论。他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逐渐解决问题,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突然领悟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认知重组和顿悟的重要性,与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形成鲜明对比。苛勒的研究揭示了动物和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级认知方式,强调了心理的主动性和整体性在学习中的作用,为理解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丰富了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体系。
### 80. 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
- **人生成长**:韦特海默出生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他在布拉格大学、柏林大学和符兹堡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物理学,在符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早期从事似动现象的研究,这一研究成为格式塔心理学诞生的契机。之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与考夫卡、苛勒共同奠定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纳粹上台后,他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直至去世。
- **强大心理学哲学**:韦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通过对似动现象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观看一系列静止图片快速交替呈现时,会产生物体在运动的知觉体验,这种知觉并非是由单个元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一种整体的、全新的体验。基于此,他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即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结构,不能还原为简单的元素。他强调研究心理现象应从整体出发,关注其组织原则和内在关系。韦特海默的思想为格式塔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石,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心理学家重新审视心理现象的本质和研究方法。
### 81. 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