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通过赵嬷嬷的讲述,读者还能感受到家族历史的传承。赵嬷嬷作为贾府的老人,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她的讲述让家族的历史得以延续和传承。这种传承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传承,更是家族文化和荣耀的传承。
赵嬷嬷与凤姐、贾琏的对话以其巧妙的方式引出了贾府等四大家族的繁荣历史,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家族背景,让人们对《红楼梦》中的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揭示甄家被抄原因
在《红楼梦》中,赵嬷嬷的一番话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揭开了江南甄家被抄家的神秘面纱。
当时,赵嬷嬷与凤姐交谈,提及江南甄家时说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当凤姐表示好奇甄家为何如此富贵时,赵嬷嬷点明:“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甄家被抄家的原因在于为接驾所产生的巨大亏空。接驾是一项耗费巨大的活动,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甄家四次接驾,其花费之巨可想而知。“银子成了土泥”“堆山塞海”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接驾时的奢华场面,同时也暗示了甄家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层的含义。在封建社会,皇家的威严至高无上,贵族家族为了讨好皇帝、维护与皇家的关系,不惜倾尽财力来举办接驾活动。甄家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经济困境。这种为了一时的荣耀而过度挥霍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败。
而江南甄家的故事与现实中的曹家有着紧密的关联。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江宁织造署有过四次接驾的历史记录,这对曹家来说是过去的荣耀。然而,多次接驾也让曹家落下了很大的亏空。康熙在位时,由于他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直帮着曹家解决亏空问题。但随着康熙的去世,曹家失去了庇护,最终因亏空问题被抄家。
作者曹雪芹借赵嬷嬷的口假说甄家事,实际上是在影射曹家的命运。通过甄家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贵族家族的兴衰沉浮。家族的繁荣往往与皇家的恩宠息息相关,一旦失去了皇家的支持,家族就可能陷入困境。同时,也揭示了封建制度下的腐败和奢华之风,这种风气最终导致了家族的灭亡。赵嬷嬷的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为我们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3.展现奶娘境况
赵嬷嬷与凤姐、贾琏的互动,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旧时奶娘在贾府的生活境况和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从生活待遇来看,奶娘在贾府享有一定的特殊待遇。当赵嬷嬷来到贾琏夫妇房中时,贾琏和王熙凤连忙邀请她上炕一起喝酒吃菜,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奶娘的尊重。上炕在贾府是一种较高的待遇,通常是主子之间或者对极为亲近、尊贵之人的邀请。尽管赵嬷嬷执意不肯,但这份邀请足以说明奶娘在贾府的地位不同于普通仆人。而且,赵嬷嬷能够自由出入贾琏夫妇的房间,与他们随意交谈,这也是其他普通仆人所没有的待遇。这种待遇反映出奶娘因哺育过主子,与主子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在府中能得到一定的尊重和优待。
然而,奶娘的地位也有其局限性。虽然她们受到一定的尊重,但本质上仍然是仆人身份。赵嬷嬷在面对贾琏夫妇的邀请时,执意不肯上炕,而是在平儿准备的小杌前的脚踏上坐下,这表明她时刻谨记主仆有别,不敢逾越身份界限。在与贾琏、王熙凤交谈时,她的言辞也十分恭敬,不会因为自己是贾琏的奶妈就口无遮拦。这说明奶娘虽然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特殊待遇,但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她们始终要保持谦卑的态度,不能忘记自己的仆人身份。
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来看,奶娘在贾府的境况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观念。在封建社会,家族的延续和传承至关重要,而奶娘作为哺育主子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家族的延续起到了作用,因此会受到一定的尊重。但同时,等级制度又严格限制了奶娘的地位,她们不能与主子平起平坐。这种现象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
此外,奶娘为子女谋利的行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赵嬷嬷为儿子谋职,是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她需要通过与主子的关系来实现这一目的,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家族和人际关系。奶娘虽然在贾府有一定的地位,但她们的子女仍然需要依靠这种关系来获得机会,这也反映出社会阶层的固化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