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提出了「纸面奇点」、「资源断代危机」等概念,并系统的提出了「赌徒文明假说」(The Gambler Civilization Hypothesis, GCH)。
然而在介绍赌徒假说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关于资源断代的解释。
资源断代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技术水平下,文明所能开发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在资源耗尽前无法发展至下一个文明阶段来获得新资源,那么这个文明就会陷入资源断代危机。
在理解资源断代这个概念后,该假说将文明发展的本质看作为一场赌博,而理论则是文明能够选择的手牌,因为理论总是要远多于技术的,所以文明的选择有很多。
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发展所要求的技术却是很严格的,举个例子,在星际旅行发展过程中,光速技术和空间技术都是可选且理论支持的,但最后的选择是空间技术,光速技术因为时间膨胀并没一实际效益。
技术在赌局中扮演出牌策略,即如何打出「手牌」以及打出哪些「手牌」。
而资源则是文明的「筹码」,技术的每一次出牌都要消耗筹码。
核心框架:
理论(手牌):代表文明的“可能路径”,但并非所有理论都能被有效利用。
技术(出牌策略):决定如何筛选、优化和实际应用理论,类似于赌徒的“下注技巧”。
资源(筹码):是推动发展的硬通货,必须在耗尽前赢得“下一轮”(即技术突破带来新资源)。
核心法则:
“赌局不可逆”:一旦资源(筹码)耗尽且未获得新收益,文明将陷入“破产崩溃”(如技术停滞或社会倒退)。
这样的形式已经类似于现代世代理论的最终模型了。
但仍旧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悖论
「无限赌徒悖论」(Infinite Gambler's Paradox)如果某个文明永远靠“下一轮赌局”续命,那么文明最终能在一场场的赌局中幸存下来吗?是否意味着存在“必胜策略”?
奥列文.维克多无法回答,因为他也无法承担为一个文明选择的后果,谁也不能。
需要注意的是,直到现在,以上的理论都是从历史中总结的,并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来支持。我们必须对他们感到钦佩,以单纯理性思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然而前面也提到过,缺乏实验支持的理论是不可靠的,因此发展到现在的世代理论必须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可世代理论描述的是文明的发展,有哪个文明会愿意成为实验对象?又有谁敢对一个文明的发展负责?
这样的困局一直到莫托勒斯学派建立才逐步被解决。
莫托勒斯学派是刻刻夏学院宇宙社会学分院的一个着名学派,以“理性到发指”的形容着称,他们研究宇宙社会的方式是建立模型,但这个模型是实体的。
他们会为了研究宇宙社会从而采购质量并搭建一个微型宇宙出来,在不加干涉的情况下研究微型宇宙社会的发展。
或许你听到这里还觉得没啥,但仅仅是这样并不足以用“发指”形容,这样说吧,你可以猜猜,实验结束后微型宇宙中的人们会被怎么处置。
答案是——根据《实验室条例》严格灭活。其过程一般是让微型宇宙逆向坍缩,或者修改法则引发序化天灾。总之,莫托勒斯学派严格遵守《实验室条例》。
莫托勒斯学派于树生纪468年宣布建立,初建立的学派需要拿得出手的重要成果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在思来想去之后,他们挑中了奥列文的文明赌徒假说,只是比较可惜的是,奥列文是一个人类,此时已经去世50多年了。
总之没时间为奥列文的去世悲伤了,莫托勒斯学派建立了微型宇宙模型来专门研究「文明赌徒假说」。
在默默无闻的过去100多年后,树生纪587年11月26日,《基于文明赌徒假说的文明发展通用过程解析》正式发表于《宇宙社会学》期刊,标志着现代世代理论的正式建立。
「世代理论」(Generational Theory)一词也是由该文首次提出。
「世代理论」认为,文明的发展并非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离散的「世代」构成。每一「世代」必须在自身生命周期(筹码耗尽前)完成以下任务:
继承:从上一世代遗留的「理论手牌库」中筛选可用部分(如未被证伪的猜想、半成品技术)。
赌注:将有限资源分配给「修正旧理论」以及「开发新理论」,类似选择「跟注」或「加注」。
传承:无论最终选择是什么,当前世代必须为下一代留下更新的手牌库与筹码残量,否则文明发展将会断代。
在发展的过程中,世代理论接受“阿斯洛夫循环” 并重新扩充,引入了「认知奇点」(Cognitive Singularity)这一概念解释理论发展的艾尔莉拉质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