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专门的赈灾小组,由经验丰富、清正廉洁的官员带队,深入灾区一线,全面负责物资发放与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建立严格的物资监管与信息公开制度,杜绝贪污截留现象,确保每一份救灾物资都能精准发放到受灾百姓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我们身为臣子的责任,也是对百姓的承诺!”
一位与地方势力有牵连的官员不屑道,语气中带着嘲讽:“说得轻巧,地方官员真有那么清正廉洁?赈灾小组下去,说不定还会激化矛盾,惹出更多乱子!你太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了!”
墨泯目光如炬,直视对方:“我们在选派官员时,会严格筛选,对有不良记录的官员坚决不用。同时,建立投诉渠道,让百姓能监督赈灾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只有真正为百姓着想,才能平息民怨,共克时艰。我坚信,只要我们真心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位身着蟒纹朝服,神色冷峻的高官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射向墨泯:“哼,说得倒是轻巧。边境作战,岂是儿戏?贸然出击,若情报有误,我朝儿郎的性命岂不是要白白葬送?你一个毛头小子,从未上过战场,竟在此大放厥词,纸上谈兵!”
墨泯面色不改,拱手行礼后,沉稳回应:“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一味畏缩,才是对将士性命和国家安危的不负责任。情报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如今我朝边境防线漫长,若不主动出击打破僵局,敌军只会愈发猖獗。”
“我虽未上过战场,但江湖中生死相搏无数,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之道,也有自己的见解。况且,情报收集并非盲目行事,我们可以联合当地百姓,他们熟悉地形和敌军动向,能为我们提供可靠信息,大大降低风险。”
这时,一位年迈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摇头叹息:“国内民生问题积重难返,重新核查田亩谈何容易?各地豪强大族相互勾结,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动摇国本啊。”
墨泯微微欠身,恭敬说道:“老大人忧心国事,晚辈深感敬佩。但正因问题棘手,才更需我们迎难而上。我们可以先从偏远地区试点,逐步推行核查政策,同时培养一批忠诚可靠、不畏强权的官员,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对那些敢于阻挠的豪强大族,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只要我们秉持公正,循序渐进,必能逐步解决问题。”
一位一直沉默的官员突然冷笑道:“你说设立监察机构就能解决党派纷争?简直是异想天开!朝堂之上,党派之间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监察机构又怎能独善其身?最终还不是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
墨泯目光坚定,直视对方:“大人,任何改革都会面临阻力,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希望。我们可以借鉴历代的监察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赋予监察官员独立的权力和崇高的地位,使其不受党派干扰。选拔监察官员时,注重其品德和能力,确保他们能公正执法。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执行有力,监察机构定能发挥作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质疑声此起彼伏,墨泯却神色平静,目光扫视一圈,声音洪亮,再度开口:“诸位大人,如今朝堂积弊、民生艰难、边患重重,绝非某一项策略就能扭转乾坤,而是需要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变革。”
“就拿科举改革来说,它不单单是考试内容的调整。新选拔出的人才,会带着新思维、新视野进入官场,为陈旧的官僚体系注入活力。这些人才进入朝堂后,与独立监察机构相互呼应。监察机构监督他们的言行,确保他们不被官场陋习沾染;而他们凭借新的理念,又能推动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公正,进而打破党派的利益壁垒,让朝堂回归一心为国的正轨。”
“朝堂清明后,赋税改革便能顺利推行。厘清田亩、整顿贪腐,百姓负担减轻,民心自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就会积极投身到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地方经济繁荣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又能反哺军事建设。”
“边境问题也绝非孤立存在。国内稳定、国力增强后,我们在外交上便有了强硬的底气。情报战配合外交手段,能分化瓦解敌方联盟,让他们自顾不暇。此时再辅以精准的军事打击,何愁边境不平?”
“灾荒看似是突发危机,实则也是检验我们整个体系运行效率的试金石。高效的赈灾体系,不仅能救百姓于水火,更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担当,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会转化为推动各项改革的强大动力。”
墨泯微微一顿,加重语气道:“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一张紧密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环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从全局出发,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如此,国家方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昌盛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