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曹宇,字彭祖。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被封为都乡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为鲁阳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为公。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被封为下邳王。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为单父县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为燕王。明帝曹睿小时候和曹宇一起生活,对他一直特别喜爱。等到曹睿即位后,对他的宠遇和赏赐也比其他诸王要高。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曹宇被征召入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他又回到邺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夏天,曹宇再次被征召到京都。当年冬天十二月,明帝病重,任命曹宇为大将军,托付后事。曹宇接受了任命四天后,他坚决辞让;明帝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免去了他的官职。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夏天,曹宇回到邺城。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间,他的封地多次增加,总共达到五千五百户。常道乡公曹奂,是曹宇的儿子,后来继承了大宗的皇位。
沛穆王曹林,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被封为饶阳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为谯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为公。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被封为谯王。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为谯县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封为鄄城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为沛王。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间,他的封地多次增加,总共达到四千七百户。曹林去世后,他的儿子曹纬继承了爵位。据《嵇氏谱》记载,嵇康的妻子就是曹林儿子的女儿。
中山恭王曹衮,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被封为平乡侯。他从小好学,十几岁时就能写文章。每次读书,身边的文学侍从常常担心他会因为过于用功而损害身体,多次劝他休息,但他因为喜欢读书,无法停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他被改封为东乡侯,当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为公,他的官属都来祝贺。曹衮说:“我们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道种田的艰辛,很容易变得骄奢放纵。你们既然为我的升迁而高兴,也应该帮助我弥补不足。”每次兄弟们出去游玩,曹衮总是独自思考经典着作。文学侍从们互相说:“我们受命观察王爷的言行,如果有过错应该上奏,如果有善行也应该让朝廷知道,不能隐瞒他的美德。”于是他们一起上表称赞曹衮的美德。曹衮听说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侍从说:“修身养性,是普通人应该做到的,你们却上报朝廷,这只会给我增加负担。而且如果有善行,怎么会不被知道,你们却这么着急上表,这不是在帮助我。”他就是这样谨慎小心。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他被封为北海王。当年,黄龙出现在邺城西边的漳水,曹衮上书赞颂这一祥瑞。朝廷下诏赐给他黄金十斤,并说:“从前唐叔献上嘉禾,东平王献上颂文,这些都是皇室子弟赞美国家,以彰显亲族之间的和睦。王爷你深入研究经典,沉浸于道德真理之中,文采焕然,朕非常赞赏。希望你继续谨慎修养品德,保持美好的名声。”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衮被改封为赞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封为濮阳王。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衮到封地就任,他崇尚节俭,教导妃妾们纺纱织布,学习普通人家的事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冬天,他入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他被改封为中山王。
当初,中山恭王曹衮来京城朝见的时候,不小心违反了京城的禁令。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有关部门上奏了这件事。皇帝下诏说:“曹衮平时一向谨慎,这次是偶然犯错,应该按照皇亲的特殊规定来处理。”但有关部门坚持要严格处理。于是,皇帝下诏削去曹衮两个县的封地,共七百五十户。当时的诏书上说:“中山王,有关部门上奏说你这次来朝,违反了交通禁令。朕考虑到皇亲的情分,本想搁置官员们的议论,但法律是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能废弃。现在削去你的两个县,七百五十户。古人说,克制自己,回归礼仪,是圣人称赞的仁德;早上犯了错,晚上就改正,是君子的风范。希望你引以为戒,不要再犯,以免后悔。”曹衮非常担忧和害怕,告诫自己的下属要更加谨慎。皇帝赞赏他的态度,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又恢复了他被削去的两个县。青龙三年(公元235年)秋天,曹衮生病了。皇帝下诏派太医去给他看病,殿中的官员和武士们带着皇帝的手诏和珍贵的食品络绎不绝地送去,还派了太妃和沛穆王曹林一起去看望他。曹衮病重时,嘱咐他的下属说:“我德行不足,却蒙受皇恩,如今大限将至。我向来崇尚节俭,而朝廷也有终丧的制度,作为天下的榜样。我死后,从入殓到安葬,一定要遵照诏书办理。从前卫国的大夫蘧瑗葬在濮阳,我每次看到他的墓,都会想起他的遗风。我希望死后能安葬在他旁边,沾染他的贤灵。按照礼仪,男子不能由妇人来料理后事。你们要抓紧时间建成东堂。”东堂建成后,他给它取名叫“遂志之堂”,然后坐着轿子搬了进去。他又对他的儿子说:“你年纪还小,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早早当了君主,只知道享乐,不知道辛苦。不知道辛苦,就容易骄傲奢侈,犯下过错。你接待大臣,一定要以礼相待。即使是普通的老者,也应该回礼答谢。对待兄长要恭敬,对待弟弟要慈爱。如果兄弟中有不良行为,你要当面劝告。如果不听,就流着泪劝说;如果还不改,就告诉你的母亲。如果还是不改,就上奏朝廷,并且辞去封地。与其守着宠位招来灾祸,不如安守贫贱保全自身。这当然是指大罪恶,如果是小过失,就应当遮掩包容。唉,孩子,你要谨慎修养自身,对朝廷要忠诚,对太妃要孝敬。在内室,要听从太妃的命令;在门外,要听从沛王的教导。不要懈怠,以慰藉我的在天之灵。”当年,曹衮去世。皇帝下诏让沛穆王曹林留下来,直到葬礼结束,并派大鸿胪持节主持丧事,宗正前来吊唁祭奠,赠送的丧葬用品非常丰厚。曹衮一生着有两万多字的文章,他的才华虽然比不上陈思王曹植,但爱好和兴趣与曹植相当。他的儿子曹孚继承了他的爵位。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间,他的封地多次增加,总共达到三千四百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