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使者之后,夏侯渊立刻召来副将张合,商议出战之事,兴冲冲地说道:“儁乂,如今魏王已亲率数十万大军,屯驻南郑,不日便要大举进攻刘备。我与你在此坚守多日,寸功未立,岂能有面目去见魏王?来日,我便亲率大军出战,务必要生擒那黄忠老儿,为我军大壮声威!”其“急于立功之情”溢于言表。
张合听了,依旧是面带忧色,劝谏道:“将军息怒!那黄忠老儿,虽然年迈,但其‘谋勇兼备’,绝非等闲之辈,帐下又有法正那等‘智谋之士’为其出谋划策,我军断不可轻敌冒进。况且,此地山路险峻,地势复杂,利于设伏,我军还是应当以坚守为主,静待魏王主力大军到来,合兵一处,再行决战,方为上策。”
夏侯渊此刻早已被曹操的“激将之言”与建功立业的“急切之心”冲昏了头脑,哪里还听得进张合的忠言?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儁乂休要再多言!若等到魏王大军到来,功劳都被他人抢去,我与你二人,还有何面目在魏王面前立足?你只管在此好生守住定军山大寨,看我夏侯妙才如何出奇制胜,大破敌军!”
遂下令聚将,厉声问道:“如今黄忠老儿在关外叫嚣,哪位将军敢为先锋,率兵出哨,前去诱敌,为我军立下头功?”
帐下偏将夏侯尚(此为夏侯渊族侄)慨然出班应道:“末将愿往!”
夏侯渊大喜,对夏侯尚道:“好!不愧是我夏侯家的儿郎!你可带领三千精兵,前去山下挑战黄忠。记住,此番出战,只许败,不许胜!务必将其引入我预设的埋伏圈之内!我自有妙计,令其有来无回!”当即便将一条诱敌深入的毒计,如此这般地向夏侯尚仔细分付了一番。夏侯尚领命,当即点起三千兵马,离开定军山大寨,向着黄忠营寨方向,耀武扬威地前行而去。
却说老将黄忠与军师法正,率领本部兵马,已在定军山前的山口之处,安营扎寨。连日来,黄忠多次派人前往夏侯渊寨前挑战,但夏侯渊却始终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黄忠想要直接挥军攻打定军山,又担心山路崎岖,地势险要,易中埋伏,难以准确判断敌军虚实,心中亦是有些“一筹莫展”,只得暂时按兵不动,与夏侯渊对峙。
这一日,忽有探马飞报入营:“启禀老将军!山上的曹军,不知何故,今日竟主动下山,前来我军寨前搦战!”
黄忠闻言,精神一振,正待亲自披挂上马,出营迎敌。帐下牙将陈式出班请战道:“老将军休动虎威!区区曹军哨探之兵,何须劳动老将军亲自出马?末将愿为先锋,替老将军前去会会他们!”
黄忠见陈式“战意高昂”,又想试探一下曹军虚实,便点头应允,拨付了一千精兵与他,命其出山口列阵,迎战来犯的曹军。
夏侯尚带领三千魏军来到阵前,也不答话,立刻与陈式交锋。二人战不数合,夏侯尚便依夏侯渊之计,佯作不敌,拨马便走。陈式不知是计,又急于立功,见夏侯尚败退,更是“不肯放过”,立刻催马从后紧紧追赶。
追赶了约莫十余里,来到一处两山夹峙的狭窄山谷之中。忽然,只听得两旁山头之上,鼓声大作,喊杀声四起!无数的擂木滚石,如同冰雹一般,从山上倾泻而下,将山谷中的道路尽数堵塞!陈式部众躲避不及,被砸得头破血流,死伤不少,阵型大乱,不能再向前进。
陈式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知道中了敌军的埋伏之计,急忙想要勒马回军。然而,为时已晚!只听得背后喊杀声震天,夏侯渊早已亲率一支“精锐铁骑”,如猛虎下山一般,从其后路掩杀过来,截断了陈式的归路!
陈式陷入重围,左冲右突,奋力死战,却如何能抵挡得住夏侯渊的“优势兵力”与“凶猛攻势”?一番苦战之后,陈式力竭被擒,所部一千军士,大半投降,少数侥幸逃脱性命的败兵,慌慌张张地逃回大营,向黄忠禀报,言陈式将军已被夏侯渊生擒活捉!
黄忠听闻陈式被擒,兵败将亡,心中又惊又怒,急忙与法正商议对策。法正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老将军不必过忧。夏侯渊此人,为人轻浮急躁,自恃勇武,却缺少谋略,正是‘有勇无谋’之辈。我等可将计就计,利用其‘骄傲轻敌’之心,如此这般……定可反败为胜,将其一举擒获!此乃兵法中‘反客为主’之妙用也!”
黄忠听了法正的计策,抚掌大笑道:“孝直先生真乃神人也!此计大妙!”当即便依照法正之言,将营中所有的金银布帛,以及应有的粮草酒肉,尽数分赏给三军将士,又对众人许下重赏,激励士气。三军将士感念黄忠“慷慨与信任”,又兼新败之耻,皆是“群情激昂,愿效死战”,欢呼之声,响彻山谷!
黄忠当即便下令,全军拔寨前进,不再固守山口,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向着定军山方向,缓慢而又坚定地逼近。每到一处,便安营扎寨,休整几日,然后再继续向前推进。其“从容不迫,稳如泰山之势”,倒也颇为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