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府众人,承蒙贾琏、贾宝玉不辞辛劳,自远方迎回专业桑农,恰似久旱逢甘霖,阖府上下皆焕发出一股新奇而热烈的劲头,兴致盎然地投身于蚕桑之事。那几位专业桑农,各个身负精湛技艺,一踏入贾府,便各司其职,将桑树种植与养蚕的诸般精妙知识,如涓涓细流般,悉心传授开来。
且说那桑树,在众人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宛如正值青春年少的孩童,于明媚春光中噌蹭地向上生长,日益挺拔。这日,晴空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澄澈的宝石,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为桑园披上一层梦幻的薄纱。为首的桑农,乃在桑事上浸淫多年、经验丰富之人,他背负双手,目光敏锐地瞧着桑树那蓬勃的长势,深知传授截肢嫁接之术的时机已然成熟。
遂转身面向围聚在旁、满脸好奇与期待的贾府众人,神色庄重地缓缓说道:“如今这桑树已然长高,便到了至关重要的截肢嫁接之时。此乃桑树培育的关键一环,唯有如此,方能令桑树生出更为优良的枝条。
往后桑叶的产量与质量,皆会因此有显着提升,而这养蚕之事,也便有了坚如磐石的根基。”众人听闻,各个神情专注,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那模样,生怕漏听一个字,仿佛每一个字皆是开启财富与希望之门的钥匙。
桑农言罢,伸手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具,在阳光的映照下,刀刃闪烁着凛冽寒光,恰似一道清冷的闪电。他一边娴熟地示范,一边耐心细致地讲解,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截肢,需择桑树生长最为旺盛之际,且要凭借一双慧眼,精准找准那多余且长势不佳的枝干。下刀之时,讲究稳、准、狠三字诀。稳,即手要稳,不可有丝毫颤抖,否则切口参差不齐,影响桑树愈合;准,即下刀位置要精准,不可误切有用枝干;狠,则是下刀力度要恰到好处,既不可犹豫不决,致使枝干难以截断,亦不能鲁莽行事,损伤桑树主干。”
言毕,只见他手臂一挥,如行云流水般,手起刀落,一根旁逸斜出、有碍桑树整体生长的枝干,便干净利落地被截断,切口平整光滑,宛如精心雕琢而成。众人皆不由自主地屏息凝视,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桑农的一举一动,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观摩一场绝世技艺的展演,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至于这嫁接之法,更是重中之重。得千挑万选,选好那优良的接穗,这接穗,可关系着日后桑树的品性优劣。需知晓,接穗犹如桑树的灵魂,其品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未来桑树的生长态势与桑叶质量。将选好的接穗与砧木紧密贴合,恰似亲密无间的挚友,严丝合缝,不留一丝缝隙。而后再用麻皮之类的物事绑缚牢固,每一道绑缚都需紧实均匀,切不可有丝毫马虎大意,否则,便会前功尽弃,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桑农继续娓娓道来,话语中满是对这门技艺的敬畏与执着。
林黛玉,本就心思细腻、才情出众,宛如春日里的一缕清风,总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听闻桑农所言,当即灵机一动,美目流转间,兴致勃勃地号召贾府众人,不论主子还是奴才,皆一同到农庄学习这嫁接之术。一时间,农庄之上热闹非凡,宛如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图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众人纷纷围聚在桑农身边,或蹲或站,姿态各异,却都怀揣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与热忱,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专注的光芒,认真学习着。
王熙凤,平日里虽忙于府中繁杂事务,宛如掌管千军万马的将领,雷厉风行,此刻也放下往日的威严身段,虚心向桑农请教嫁接的技巧。只见她手持刀具,神情略显紧张,小心翼翼地盯着桑树,那眼神,仿佛面对的是一件稀世珍宝,容不得丝毫闪失。在桑农的悉心指导下,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而后缓缓下刀,截断一根枝干,动作虽略显生涩,却透着一股坚定。
而后又尝试着嫁接接穗,双手微微颤抖,额头上,已微微沁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宛如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桑农师傅,您快瞧瞧我这嫁接得可还对?”王熙凤略带忐忑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桑农仔细查看后,不禁点头称赞:“姑奶奶手法伶俐,悟性极高,学得可真快,只要再多练习几次,必定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假以时日,说不定还能摸索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呢。”
除了嫁接这一关键环节,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同样丝毫不能懈怠,每一项都关乎着桑树的茁壮成长,宛如守护着希望的火种。李纨,素来端庄稳重,宛如深谷中的幽兰,此刻正带着一众丫鬟婆子,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各自提着水桶,步伐轻盈地穿梭于桑树之间,细心浇水。
李纨一边有条不紊地浇水,一边轻声叮嘱身旁的丫鬟:“这水啊,要浇得均匀,切莫厚此薄彼,有的地方涝了,有的地方却旱了,桑树可娇贵着呢,需咱们用心呵护。水乃生命之源,桑树亦如此,多一分则溢,少一分则枯,唯有恰到好处,方能茁壮成长。”那温柔的声音,仿佛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丫鬟们的心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