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静怡和燕青一路疾驰,终于赶回了乃蛮部落的营地。一进入营地,他们便径直走向了“伙夫”们所在的地方。
“快,给我们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肉要多!”拓跋静怡大声喊道。
“好嘞!”“伙夫”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去砍柴,有的去生火,还有的则开始准备食材。不一会儿,营地中央就升起了袅袅炊烟,阵阵肉香飘散开来。
拓跋静怡和燕青坐在篝火旁,一边等待着美食上桌,一边闲聊着。很快,热气腾腾的饭菜就被端了上来,有烤得金黄的羊肉,还有煮得香浓的肉汤,让人垂涎欲滴。
两人大快朵颐,尽情享受着这顿丰盛的美食。酒足饭饱之后,燕青满意地拍了拍肚子,然后站起身来,跟随拓跋静怡朝着大帐走去。
此时,其他的百夫长们也都陆续赶到了大帐。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夜袭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这次夜袭,我们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能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拓跋静怡目光坚定地说道。
“没错,我们要趁他们不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燕青附和道。
接着,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得热火朝天。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夜袭计划的详细步骤和分工。
这次夜袭由燕青亲自带队,悄悄靠近外围的契丹人,首先用弩箭解决掉外围的契丹部落士兵,然后解救出被抓获成为奴隶的西夏人,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等拓跋干和拓跋丹阳发起进攻的时候,让他们赶出圈养的牛羊和马匹冲撞契丹人部落的“大帐”,造成混乱,乃蛮部落的人和奴隶们利用“拒马桩”让牛羊马匹的冲撞,消耗掉契丹人部落的有生力量,造成“重兵压境”的态势,给契丹人部落的人造成很严重的心理压力,不战而败。
乃蛮部落的士兵躲在暗处,用弓弩最大限度的射杀混乱中的契丹人士兵,减少自己的伤亡,等待时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好,就这么定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等待夜幕降临。”拓跋静怡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这次夜袭行动意义重大,因此由燕青亲自率领队伍执行。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辰,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契丹人部落的外围,行动迅速而隐蔽,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燕青身先士卒,带领着队伍如鬼魅一般穿梭在黑暗中。当他们靠近到足够近的距离时,燕青果断下令,弩箭如雨点般射向那些毫无防备的契丹部落士兵。弩箭的威力巨大,瞬间就有不少契丹人应声倒地。
在解决掉外围的敌人后,燕青他们迅速解救出被抓获成为奴隶的西夏人。这些西夏人原本生活在恐惧和苦难中,如今重获自由,对燕青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燕青将他们组织起来,编入自己的队伍,让他们一同参与接下来的战斗。
燕青让他们套上二十头牛车,车上装满一捆捆牧草,泼上“火油”和“酒精”点燃之后,着火的牛车驱赶着圈养的牛羊和马匹,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冲向契丹人部落的“大帐”。这些牛羊和马匹受到着火的牛车惊吓,狂奔乱撞,契丹人的“大帐”在它们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一片混乱。
燕青带领的队伍,在盾牌上的掩护下,乃蛮部落的士兵和那些奴隶们则巧妙地利用“拒马桩”,引导着牛羊马匹的冲撞方向,使其最大限度地冲击契丹人的有生力量。契丹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严密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乃蛮部落的士兵,推着带铁轮子的“拒马桩”,慢慢向契丹人部落的“大帐”碾压过去,“投掷手”向着火的帐篷和牛车颠婆掉下来牧草,投掷混合“火油”和“酒精”的“燃烧瓶”,让契丹部落更加混乱,“弓弩手”也趁着点燃的光亮射杀契丹人部落的士兵,不一会儿就攻入了契丹人部落的“大帐”周边。
在混乱中,乃蛮部落的士兵们躲在暗处,他们手持弓弩,冷静地瞄准那些惊慌失措的契丹人士兵。每一箭都精准无误,契丹人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拓跋丹阳部族在拓跋丹阳的率领下,他的部族士兵们如鬼魅一般,悄然无声地从契丹部落的后方杀出。他们行动迅速,犹如闪电,不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时间。
这些士兵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盾牌手们迅速举起盾牌,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就像一道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而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其他士兵们则迅速将“拒马桩”放置在地上,这些尖锐的木桩交错排列,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彻底切断了契丹人部落的所有退路。
当契丹人部落的士兵们发现自己被包围时,他们惊慌失措,试图冲破这道防线。然而,每当他们靠近“拒马桩”时,隐藏在盾牌手后面的“弓弩手”便会毫不留情地射出箭矢。这些箭矢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精准而致命,让契丹人部落的士兵们纷纷倒地。
尽管契丹人部落的士兵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拼命地射出箭矢,但大多数都被“盾牌手”的盾牌轻易地抵挡下来。只有少数几支箭矢穿过盾牌的缝隙,击中了一些士兵,但这些伤势都并不严重,只是一些皮外伤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