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突然将李晚照推向沈棠,剑刃劈开人群:"带她去西角货舱!防潮箱密码是她的生辰!"
沈棠搀扶着浑身颤抖的李晚照踉跄后退,却在转角撞见 —— 梁押司正跪在小船边,往船头涂抹荧光涂料,船上盐砖印着 "泉" 字暗纹,而老宦官脸上的半边面具,纹路与蒲氏海商的贝壳护身符分毫不差,像从同一具骷髅上锯下的两半脸。
"梁公公这是要去哪儿?" 赵桓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佩剑滴血的剑尖抵住老宦官后心。
梁押司浑身剧震,涂料罐 "当啷" 坠地,荧光液体在青砖上蜿蜒成狼头形状:"大、大人误会了!老奴是怕贼人趁乱转移证物,才想将这些毒盐..."
"毒盐?" 赵桓冷笑,用剑挑起一块砖,砖体断裂处露出灰白虫蛹,"这是辽国 ' 冰蚕盐 ',以童尸为引,用北海冰蚕卵混盐炼制,专破大宋盐防。你敢说不知?"
李晚照突然抓住赵桓手腕,指向海面:"看!"
数十艘黑帆船从雾中浮现,船身缠着破烂狼头旗,甲板灯笼忽明忽暗,笼中燃烧的不是烛火,而是北疆特有的 "磷火盐"。当船靠近时,抛下的麻袋滚落在地,裂口处露出白花花的私盐 —— 盐粒间混着碎骨,每粒盐晶都泛着诡异的青蓝色光泽。
赵桓握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蒲亚里这是在向本官示威。这些掺了冰蚕毒的私盐一旦流入市面,泉州百万百姓将沦为活死人。"
沈棠却在麻袋底部发现半块齿轮吊坠,内侧刻着 "清" 字 —— 是沈清幼时的物件。她掰开绳结,见吊坠夹层掉出片纸角,竟是用契丹文书写的运盐路线图,标注着泉州港外珊瑚阵中的秘密盐道。
"阿姊,这是十年前我在泉州弄丢的," 沈清声音发抖,"当时父亲带我们看海船,遇到一伙人,他们说我..."
赵桓瞳孔骤缩,突然按住沈清肩膀:"此事稍后再议。" 他望向黑帆船,甲板火把映出中央的巨型木箱,箱上贴着辽国枢密院火漆印,却用汉字写着 "李砚秋亲启"。灰袍人 "刘裕堂" 站在箱顶,缓缓扯下兜帽,露出左颊与李砚秋 identical 的刀疤 —— 那是二十年前宋辽海战中,李砚秋为救部下被敌舰铁锚划伤的旧痕。
"赵桓!" 他的声音混着海风呼啸,"李大人的头骨就在箱中,你拿什么换泉州百姓的命?"
赵桓剑刃劈开浪花:"你不是刘裕堂,你是辽国狼首营的 ' 青面 ',当年假死混入我朝盐商之中!"
"不愧是盐铁司的血承者," 青面拍拍木箱,冰层碎裂声中露出半具颅骨,额角嵌着的辽金箭镞与李砚秋尸检报告完全吻合,"当年李砚秋为救女儿,自愿顶下私铸盐引之罪,而你为了推行新盐法,默许蔡京党羽将他腰斩。现在,该用你的血来换盐了。"
暴雨瞬间静止,唯有赵桓手中长剑的滴血声清晰可闻。李晚照踉跄后退,青铜盒坠地,露出半片琉璃瓦 —— 背面刻着 "砚" 字,正是父亲当年从辽国带回的碎玉料。沈棠突然想起卷宗记载:二十年前李砚秋出使辽国,曾在幽州盐矿救下一名契丹幼童,那孩子后颈有齿轮状胎记。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子时初刻 ——"
"带李姑娘先走," 赵桓的声音沙哑如铁,"本官来断后。"
沈棠搀扶着李晚照转身,却在余光中看见,赵桓望向青面的目光里,除了杀意,竟还有一丝痛楚,像是隔着十年光阴的愧疚。
西角货舱的檀香混着咸腥扑面而来,沈棠屏住呼吸,指尖在第三层隔板下触到冰凉铁箱。密码锁凹槽里的干涸盐渍呈齿轮状,与赵桓后背的伤疤拓印分毫不差。她深吸一口气,转动密码 —— 李晚照的生辰,1017。
"咔嗒" 声中箱盖弹开,李晚照的吸气声碎成冰碴。箱中整齐码放着鎏金盐引,每道引票都盖着 "废引" 火漆,最底层压着羊皮密档,狼头齿轮徽记下,李砚秋的画像被朱砂圈红,旁边是蒲亚里的批注:"李砚秋想断我盐路?那就让他女儿成为盐契钥匙,用她的血打开大宋盐库。"
"血契..." 沈棠声音发颤,翻开密档内页,"以血脉为引,以盐引为锁,持契者可操控天下盐脉。这不是契约,是枷锁。"
李晚照颤抖着抽出最底层的信笺,父亲的绝笔被海水晕开:"晚照,若父遭不测,切记盐引第三页第三列 —— 那是当年我在辽国盐矿埋下的证据。" 她忽然想起父亲被斩前那夜,曾在她耳边低语:"盐引转动时,记得看太阳的方向。"
头顶木板突然吱呀作响,沈棠迅速吹灭油灯,拽着李晚照滚进空木箱。月光从缝隙渗落,映出四个蒙面人抬着渗血的木箱迈入,箱角 "辽盐" 暗纹与港口抛尸麻袋 identical。副手的声音带着病态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