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夏天,不可贪凉饮冷,空调房里可用薄毯盖住腹部。”岐大夫补充道,“情绪对脾胃的影响极大,《黄帝内经》说‘怒伤肝,思伤脾’,你工作压力大,更要学会放松,可试试每天抽半小时散步、打坐,或听听舒缓的音乐,让肝气条达,脾气健运。”
“好的,大夫,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下了。”林小姐站起身,向岐大夫深深鞠了一躬,“真是谢谢您了,不仅开方治病,还讲了这么多养生的道理。”
“医者,意也,不仅要用药石,更要调情志、导生活。”岐大夫送她到堂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又叮嘱道,“七日后可来复诊,我再根据情况调整药方。”
第五章:复诊调方话转机(尾声)
七日后,林小姐准时来到岐仁堂。只见她脸色比上次好了些,眉宇间的愁绪也淡了许多。
“岐大夫,吃了您开的药,感觉好多了!”她一坐下就高兴地说,“肚子没那么胀了,大便也规律了些,虽然开头还是有点干,但后面没那么稀了,最重要的是,便血明显减少了,昨天解大便,纸上只有一点点淡红色,我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岐大夫闻言微笑,为她诊脉后,又看了舌苔,见舌质淡红依旧,舌面湿润度适中,中部裂纹似乎浅了一些,两侧凹陷也稍有改善。
“脉象较前和缓有力,舌象亦有好转,说明药证相符。”岐大夫颔首道,“效不更方,原方稍作调整,去煨葛根,加太子参15g、麦冬12g,以加强益气养阴之力,助舌裂纹恢复;地榆炭、槐花炭各减3g,加炒枣仁15g,养心安神,改善睡眠。”
他边写边说:“病去如抽丝,虽有好转,仍需继续调理。你看你这舌裂纹,非一两剂药可平,需健脾益气与滋养阴液并重,慢慢来。”
林小姐连连称是:“我知道,大夫,我一定坚持服药,好好调理。现在才明白,身体是本钱,再忙也要顾着脾胃,谢谢您教会我这么多。”
看着林小姐带着信心离开,岐大夫回到案头,提笔在医案本上写道:“林氏,二十九岁,脾虚肝郁,湿瘀蕴肠,下血之症。治以健脾疏肝,化湿止血,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四君子、痛泻要方意,佐以止血之品。药后症减,继以益气养阴,巩固疗效。夫脾胃者,仓廪之官,后天之本,其气宜升宜降,其体宜温宜润,若饮食劳倦伤其气,情志不舒伐其体,则运化失常,诸症蜂起。治病必求于本,调脾即所以调全身,此《内经》‘脾胃为后天之本’之旨也。”
窗外,老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岐仁堂内,药香与墨香交织,诉说着岐黄医术“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智慧。这都市里的一桩肠风便血之症,在岐大夫的笔下,在草药的芬芳中,渐渐化作了调治脾胃、平衡阴阳的生命乐章。而那舌中裂纹的渐渐平复,恰如干涸的土地迎来春雨,见证着脾胃之气的缓缓复苏,生机的重新焕发。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