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清明雨过,杏林春深
2025年清明刚过,申城的雨丝还带着料峭寒意,岐仁堂门前的杏花却已开得如云似霞。午后时分,诊所里飘着合欢花与当归的香气,岐大夫正给一位老者讲解艾灸足三里的要诀,门帘一挑,走进来一位面色憔悴的中年妇人。
她约莫四十五岁光景,眉头紧锁,左手不自然地护着左胸,身上的风衣扣得严严实实,却仍透着一股焦虑。“请问是岐大夫吗?”妇人声音有些沙哑,“我听单位的李姐说,您看妇女身上的结块特别拿手……”
“正是。快请坐,慢慢说。”岐大夫指了指诊床,递过一杯温热的玫瑰花茶。妇人接过茶,指尖微微颤抖,自我介绍姓罗,在城南的纺织厂做质检工作。
第一章:乳中结块,经前胀痛藏病机
罗女士抿了口茶,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岐大夫,我这毛病闹了快两个月了。起初是左乳房外侧摸着有个硬疙瘩,核桃大小,也没在意。可最近每逢月经来前,整个左乳房就胀得像灌满了水,碰都不能碰,那疙瘩也跟着变大,疼得夜里翻不了身。月经过后能轻点,但疙瘩还是消不下去。”
她叹了口气,眼圈有些发红:“厂里体检时,医生说是什么‘增生’,让我去大医院看。可我听李姐说,她以前类似的毛病,吃了您的药就好了,就想着先来您这儿瞧瞧。”
岐大夫点点头,示意罗女士解开衣襟。在左乳外上方,确实能触及一个约鸡蛋大小的肿块,质地柔韧,边界尚清,推之能动,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粘连。触诊时,罗女士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月经怎么样?准时吗?颜色和量如何?”岐大夫边诊脉边问。
“唉,月经早就乱了,要么推迟十几天,要么来了滴滴答答不干净,颜色暗,还夹着血块。”罗女士苦着脸,“而且这两年脾气特别躁,一点就着,晚上还睡不好,总觉得心里头堵得慌。”
望其舌,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诊其脉,左关弦细,尺脉沉弱。岐大夫沉吟片刻,望向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罗女士,您这病在中医里叫‘乳癖’,就像乳房里结了一团不畅快的气和血。病根儿不光在乳房,还在肝和冲任二脉。”
第二章:肝胃冲任,《内经》奥理析本源
“乳癖?这名字倒是头回听说。”罗女士好奇地问,“我听人说乳房属胃,乳头属肝,是不是和我这两年操心太多有关?”
“您说得对!”岐大夫展开桌上的《疡科心得集》影印本,“清代高锦庭先生最早提出‘乳癖’,说它‘状如梅李,推之可动’,就像您这样的结块。但要论根源,《黄帝内经》早就说了:‘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主疏泄,就像身体里的‘交通警察’,管着气血的运行;胃主受纳,是气血生化的源头。”
他又取出一幅经络图,指着冲任二脉的走向:“您看这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宫(子宫),任脉沿着腹部上行,到胸中散开;冲脉夹着肚脐往上,也到胸中。月经来前,冲任气血充盈,就像河里的水涨起来了。可您这肝气长期郁结(就像情绪总堵着),脾胃运化又弱(吃不好睡不香),气血就像河里的泥沙,涨水时容易淤积,在乳房里结成硬块,不通则痛,所以经前胀痛厉害。”
“那为啥月经过后还不消呢?”罗女士追问道,“而且我这月经越来越乱,是不是和这个也有关?”
“问得好!”岐大夫点点头,“您的脉象左关弦细,是肝郁兼血虚;尺脉沉弱,是冲任不足。就像一棵大树,树干(肝)被情绪的风吹得歪了,树根(冲任)又因为气血不足而不牢固。冲任二脉就像乳房的‘灌溉渠道’,渠道本身气血不足,又被肝郁气滞堵住,结块就不容易消。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乳癖病人会伴随月经不调,甚至难以受孕——冲任不调,胞宫失养啊。”
他翻开《傅青主女科》:“傅山先生说‘经水出诸肾’,肾又和冲任相联系。您这年纪,肾气本就开始渐衰,若再加上肝郁脾虚,就会导致冲任失调,形成‘本虚标实’的局面:肾虚冲任不足是本,肝郁气滞、痰血瘀结是标。”
第三章:疏肝调任,仙茅仙灵配奇方
“那该怎么治呢?是不是得吃些疏肝理气的药?”罗女士想起之前自己买过逍遥丸,吃了却效果不明显。
岐大夫走到药柜前,药斗碰撞声如珠落玉盘:“逍遥丸能疏肝健脾,但您这病不仅肝郁,更关键的是冲任不足,就像打仗,光疏通前方道路不够,还得后方粮草(冲任气血)跟得上。我给您拟的方子,要疏肝理气与调摄冲任并重,就像给歪斜的大树既扶正树干,又加固树根。”
他边抓药边讲解:“柴胡9克,这是疏肝解郁的‘主将’,《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能把郁结的肝气理顺。”
“当归12克、白芍15克,这是当归芍药散的底子。当归养血活血,《本草纲目》称它‘血中之友’;白芍柔肝止痛,两味药合用,既能补肝血,又能缓急止痛,就像给燥烈的肝气浇上甘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