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祺一抬手打断他:“只要走得稳、立得正,这继承权自然不会旁落。”
话音未落,他抱拳道:“我今日身体不适,不便久留,这就先行告退。”说罢行了礼,转头离去。那小丫鬟快步跟上。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先前的举动或许真让贾祺心里不舒服。但换了谁都一样,人之常情罢了。
老太太轻叹一声,“算了,我这把年纪就不添乱了。”说完,由丫鬟搀着离去。
林玉和几位姐妹相互张望,一时间无话可说。
探春轻声说道:“这次怕是让三哥心凉了半截。不过我们也惦记二哥,毕竟是多年一起长大的。”
“话虽是这般,但情理上未必公平。人和人之间总有亲疏之别,更何况我们跟三哥才初次相识。我觉得三哥并非小气之人,应能理解,日后时间长了自然不一样。”林玉回应道。
“我还是最喜欢三哥!”春惜冒了一句,其他人听了也只是浅笑,并未应和。
贾元心中一缓,望着眼前担忧不已的豆子,心头一暖。
他问:“你干吗盯着我看?”
丫头柔声说:“三少爷不许伤心,有我在陪着您。”
“我哪里伤心了,你是想到哪儿去了?”贾元一边说,一边轻轻抚了抚她的头。
“从前不就我们两个人吗?他们本就没把我放在心上,现在倒因这点事烦恼,那才真是傻了。”他说。
“少爷能想开便好。姑娘们都很善良,时间久了,自然会亲近少爷。要不要我去准备些吃食?”豆子眉眼一笑。
“只怕是你自己嘴馋了吧。”贾元含笑打趣。
“少爷怎能乱说话!”她嘴上嗔怪,身子却轻快地跑远了。
他心里清楚,这爱吃的姑娘八成真想吃了。
自从贾元获封以来,豆子的生活也变了。她不再是那个谁都不注意的小丫鬟了,厨房再没人敢对她摆脸,她想吃什么,只管安排。这些天她面颊也更红润了些。
厨房那边的柳家娘子一见她来,赶紧迎上来笑着招呼:“哎呀,是豆子姑娘来了,您有什么要吃的直接吩咐我们就好,何须亲自来。”
“这可不行,我是三爷房里的大丫鬟,样样事情都得上心。”紫菱略显得意地说着,仿佛那份差事真的格外荣耀。
柳四婶嘴角轻扬,脸上仍挂着笑意:“紫菱姑娘做事,果然细心周到。”
“那是自然,三爷刚从军营回来,方方面面都要打点清楚。”紫菱神情认真地回答。
“今天想尝点什么?”四婶问道。
“还没定下呢,等我试试哪个合口味,就给他送去。”她说着,望着桌上的饭菜,眼里透出欢喜。
四婶心中暗叹。这几天差不多都如此。名义上是给三爷送饭,其实倒像是她在大吃大喝,饭量一点不输男子。
“今天的菜我特意加了料,你尝尝喜不喜欢,要是合适,赶紧送给三爷。”她笑着递过,心里则格外警觉。这阵子没人敢招惹这个刚得宠的小姑娘,自从三爷回府时说把她当自家亲妹待,府里便是管家都不敢慢待她分毫。
谁也不敢猜三爷的心思,那是个铁血出身的主,曾在北疆征战多年。据说他曾亲率将士大败胡军,战功显赫,如今更是晋升为一等候爵,在府中诸人中,唯老太君能压他一头。
等紫菱吃够之后,便指挥小丫头们将挑好的菜色装进食盒,一面打嗝一面哼着小调走开了。
到了三爷屋里,她先唤人铺排饭桌,摆上佳肴,蹦蹦跳跳地去找三爷了。
贾轩午间用餐完毕,独自步入书房,陷入沉思。
眼下胡人应一时无暇南顾,在军中若无大战,升迁难有突破。
这次入宫面圣,将是一次重要转机。皇帝先前已有意思将他留京,若真如此,他可任的两个要害衙门——一为兵部,另一为禁军统辖司。
而后一个位置更为紧要,因其握京畿军权,领三支大军,总兵力超三十万之众。按他目前品级,可担任统军之主,独掌一军重权,堪称要职。
若调往兵部,也只能做个挂名的闲职。然而他心中有数,倘若边疆战起,朝廷必定要用到他这样懂得军务的人。既已想清前路,贾昱便不再多虑,安然入睡。
次日天明,青荷进来禀报:“少爷,有位林姑娘来访。”
“快请她过来。”贾昱答应道。
等他走到厅前,一眼就望见那窈窕的身影站在庭院里,微微侧身看他,眉眼婉约,举止温润,竟令他怔了一瞬。
“在想什么呢?”林如玉脸颊微晕,抬起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语气中有责备也有亲近。
贾昱顿时回神,“对不住,是我失礼了。”他微微颔首道歉。
如玉收住笑意,温声道:“你说请我来教那个孩子识字,如今我来了,倒也不请我坐下?”
“确是我的疏忽,请坐请坐。”贾昱赶紧招呼人奉茶,招呼她入座。
他命人叫来炒豆。“从今以后,林姑娘便是你的老师,你须得用心。”贾昱认真嘱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