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方有千余人,我方仅数十,如何对敌?”一个姓许的商人脸色煞白。
见他们还不肯放下武器,赵远再次大喝:“如若继续抵抗,就地格杀勿论!”
在旁做工的苦力早就躲到了屋角发抖,只剩下几个商人家丁仍站在原地,面色铁青。
“弩手准备!”第一排士兵张弓搭箭。
那些家丁虽是个个精壮骁勇,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却心生畏惧。
突然一声兵刃坠地响,随即哗啦啦一片声响接连不断,所有兵刃尽数丢落。商人们互相对望,最后无可奈何,乖乖束手就擒。
同时其他区域的行动也进行顺利。城外已安排重兵封道,城里毫无动静,就连地方官员都不曾觉察任何风吹草动。
当夜,汇总结果得出:收缴的非法盐货超过二十万石。
“大人,全部安排妥当。是否立即拘拿各人?”贾霖抱拳请示。
“好!”张平立刻应声。
为了防止提前走漏消息,本次行动特意调用地方守军,避开了专门管盐务的执法部门,正是贾霖提出。此时,张平对其更是刮目相看。
深夜露寒,整座扬州城里暗流涌动,几处盐商豪宅都已被军队牢牢围困。
许宅里,一个小仆急奔入内室,“不好了!军士已把大门堵住,围了个严实!”
许家当家老者一听见此话,瘫坐椅子上,叹息道:“本就该想到是计。那贾霖既是张大人的亲属,岂会任凭大案拖延不理?事情进展太过顺利反常。可惜我一时疏忽大意。”
三日之后事态明朗:此次查处共收缴二十余万石非法盐货,查抄现银二千余万两。审问中牵连到甄氏家族某夫人,只因证据尚且模糊,暂时不追责。
京都内殿,皇帝审阅战果喜形于色——这笔回款正好能解决国家财政困境。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不辱重任。”皇帝含笑捋须道。
“得遇这样的人才,多亏皇上看人有方。”大太监王礼赶紧奉承。
提到甄府,皇帝怒形于色:“竟敢私自勾结,谋利害官,还有没有纲纪法度?可还有我这把椅子坐的人?”
话虽如此,由于朝局复杂仍不便立即处置。
“这一干混蛋,早晚会重罚不赦。”
听闻此话,陈裕内心一紧,暗暗思索:甄家那边,以后还是要稍微保持些距离。皇上心里估计早已忍无可忍,不过因着太上皇的缘故才暂时隐忍。
“赏罚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但林尚书眼下无法回京,贾霖前不久才刚得封轻车都尉,再晋封未免太急。”明宗思索一阵,开口问道:“你可有打算?”
何平眼中掠过一道光亮,笑着开口:“林大人的女儿倒可以表彰一番,如此,贾、林两家必然感激皇上的恩典。”
皇帝眼神微动,“你这老家伙倒是动了脑筋。等林如海的消息一到,就赶紧送上前来。”
其实林如海的奏书尚未送达宫中,反倒是一早派出的探子送来了先机密报。
身处要职,必然会在周围安插心腹。对这事,林如海心知肚明,从不遮掩。
既然林如海的文书和宫中探子的密信相隔时间不远,那皇帝也很快看到了林如海亲笔上呈的奏报。
“哎,林爱卿确实是忠诚耿直之人。”皇帝轻叹道,“要是满朝文武都如他一样,天下岂能不稳?”
实际上,林如海之所以未言及某些事端,是因证据不够确凿以及涉及太上皇。可皇帝将这理解为林如海顾念君臣之情,有意为自己周旋,还当是他的体贴之处。
“拟诏吧,林如海之女才貌出众、端庄可嘉,即日起进封为安和郡君。”
“陛下,奴才斗胆劝一句,以郡君之位赐予,未免礼遇过厚。”何平行礼进言。毕竟按旧规,只有亲王府上嫡出的长女才可得此名号。
“不必再提,这是朕深思之后所定。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只要诚心为国为君效力的人,定不会被亏待。”
此时,远在京都的贾府内室,吴氏神色肃穆,“事出意外了。”
“负责传递密信之人处置得当,无甚后患,请夫人安心。”下人禀告回话。
吴氏点头微微一笑,“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而在遥远的扬州林宅,贾逸和林大人正对坐弈棋。林思怡率一众丫头在旁侍奉,见贾逸落魄难支的模样忍俊不禁。她心里清楚,自家哥哥棋术实在欠佳,比小孩子都略逊三分。这番棋局中受困,却不得不撑下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门外忽然传来呼喊:“宫中有旨意到!”管家匆忙进来通报。贾轩顺势将棋局打乱,“赶快打开正门,准备香案接旨。”
众人离开后,周昊感受到一道略带讥讽的目光,原来是林海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让他脸上有些发热,心里暗想:这老大人似乎故意要让我难堪。
太监展开圣旨宣读:“皇帝诏曰,林海之女品貌出众,机敏有加,封为安和县主,钦此!”宣旨完毕,太监收起卷轴,拱手恭贺,“林大人,府上真是皇恩眷顾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