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玻璃展柜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刘好仃站在展位中央,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家产品前驻足、拍照、咨询,心里那根绷了好久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展会结束后的第三天,销售部门送来了一份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一页页翻着,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订单量稳定增长,客户续签率创下新高,连带着公司整体营收也水涨船高。
“看来咱们这次的策略是真打出去了。”他把报告合上,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忙碌的生产线。
小李端着一杯热茶进来,笑嘻嘻地说:“刘哥,听说隔壁厂子最近也在学咱们搞什么‘智能遮光’,但客户反馈说体验差得不行。”
刘好仃挑了挑眉:“哦?他们怎么个学法?”
“照搬功能倒是挺快,但据说用了便宜材料,感应器动不动就失灵,还有客户投诉说晚上一开灯,那玻璃居然反光得像镜子似的。”
刘好仃听了忍不住笑出声:“这就叫东施效颦。咱们那个模块,可是改了好几次才定下来的。”
小李点点头:“是啊,现在客户都认咱们的产品,有几家老客户还主动问我们有没有长期合作计划呢。”
“这事儿我正琢磨着。”刘好仃喝了口茶,“你去安排个会,把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人都叫上,咱们得趁热打铁。”
会议当天,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大家围坐一圈,讨论着接下来的推广方向。
“目前来看,南方市场已经稳住了。”市场部负责人翻开PPT,“但我们发现华东地区的需求增长特别快,尤其是写字楼项目,对遮光玻璃的需求明显上升。”
“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定位很精准。”销售部主管补充道,“而且现在很多客户都愿意为高品质买单,只要我们能保持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就不怕竞争。”
刘好仃听完点了点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咱们不能只盯着现有市场,还得想想怎么扩大战果。”
他说完,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小李:“上次那个年轻人,不是说华南有大单吗?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进展顺利。”小李拿出一份合同草案,“对方已经在走内部审批流程,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签约。”
“好。”刘好仃拍了拍桌子,“那就先稳住南方,再往北边推一推。另外,售后这块也不能松懈,客户满意度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刘好仃抬头一看,是数据分析组的小王。
“刘总,这是最新的市场份额统计表。”小王把文件放在桌上,“我们在几个重点区域的占有率都有提升,尤其在深圳本地,已经超过四成。”
“干得漂亮。”刘好仃接过表格,仔细看了几眼,“看来咱们的差异化路线是对的。”
散会后,刘好仃独自留在会议室,望着窗外发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过去几个月,从制定策略到执行落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但现在,他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在行业内树立起了口碑。
他拿起手机,给妻子发了条信息:“今晚加餐,庆祝一下。”
晚饭过后,刘好仃难得早早回了家。他坐在阳台上,泡了一壶茶,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心里一片宁静。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刚走进办公室,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
“怎么回事?”他拉开门,看见几个员工围在一起,手里拿着手机,脸上满是兴奋。
“刘哥你看!”小李冲过来,把手机递给他,“网上有人自发给我们写测评了!”
刘好仃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篇关于他们产品的用户评价。文章写得很详细,从安装过程到使用体验,再到售后服务,几乎每个环节都被点名表扬。
“没想到咱们的产品还能在网上火一把。”刘好仃笑着把手机还回去,“看来客户是真的满意。”
“不仅如此。”小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刚才市场部那边还收到消息,有个外地客户想来参观工厂,说是要看看咱们是怎么做出这种品质的产品的。”
刘好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这个必须重视起来。你去安排接待流程,务必要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中午,刘好仃带着团队去食堂吃饭。一路上,不断有员工跟他打招呼,脸上带着笑意。
“刘哥,最近大家都觉得工作更有劲头了。”一个年轻工人一边吃饭一边说,“以前总觉得咱们只是个小厂,现在感觉不一样了。”
“是啊。”另一个女工点头,“前几天我家亲戚还问我是不是换了工作,说看到咱们的产品被很多人推荐。”
刘好仃笑了笑:“其实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客户自然会看得到。”
饭后,他在厂区转了一圈。工人们正在认真调试设备,车间里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却让人感到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