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凌跨长陇,前后相属
- 解析:“凌跨长陇”描绘山峦超越长长的山陇,展现出山峦的连绵不断和雄伟气势。“前后相属”强调山峰前后相连,进一步突出山脉的连贯性,给人一种延绵不绝、气势磅礴的感觉。
18. 带天有匝,横地无穷
- 解析:“带天有匝”形象地写出山峦环绕着天空形成一圈,如同给天空系上了一条带子,突出山峦之高与广阔。“横地无穷”则说明山脉在大地上横亘,没有尽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全方位展现南方山峦的雄伟壮阔,让读者对其广袤无垠有更深刻的感受。
19. 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
- 解析:转而描写东方景色。“砥原远隰”,“砥原”指平坦的原野,“远隰”表示遥远的低地,描绘出东方是一片平坦而辽阔的原野和低地。“亡端靡际”,“亡”通“无”,说明这片原野没有尽头,不见边际,突出东方平原的广阔无边。
20. 寒蓬夕卷,古树云平
- 解析:通过具体景物描写展现东方平原的萧瑟。“寒蓬夕卷”,寒风吹过的蓬草在傍晚卷曲起来,“寒”字点明季节,“夕”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古树云平”,古老的树高耸,树梢与云平齐,以古树的高大和孤独,进一步渲染出空旷、寂寥的气氛。
21. 旋风四起,思鸟群归
- 解析:“旋风四起”描绘出狂风骤起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环境的萧瑟感。“思鸟群归”,思念故巢的鸟儿成群归来,“思鸟”这一意象带有思乡的情感色彩,鸟的归巢与作者的漂泊形成对比,更烘托出作者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22. 静听无闻,极视不见
- 解析: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强调东方平原的空旷寂寥。“静听无闻”,静静地聆听,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突出环境的安静。“极视不见”,极力远望,却看不见人影,表现出视野的空旷,强化了寂寥、荒凉的氛围。
23. 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
- 解析:描写北方景色,“陂池潜演”,说明北方池塘和湖泽的水在地下暗暗相通,展现出北方水泽的特点。“湖脉通连”进一步强调这种水系相连的状态,如同人体脉络,突出水泽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24. 苎蒿攸积,菰芦所繁
- 解析:描绘北方水泽边植物生长的繁茂景象。“苎蒿攸积”,苎麻、蒿草积聚在一起。“菰芦所繁”,菰米、芦苇生长得十分繁茂,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展现出北方水泽充满生机的一面。
25. 栖波之鸟,水化之虫
- 解析:继续描述北方水泽的生物,“栖波之鸟”指栖息在水波上的鸟儿,“水化之虫”指生活在水中的虫类,列举不同生物,展现水泽生态的多样性。
26. 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
- 解析:描写水泽中生物的生存竞争。“智吞愚,强捕小”,聪明的吞食愚笨的,强壮的捕捉弱小的,展现出自然界残酷的生存法则。“号噪惊聒,纷乎其中”,鸟儿和虫类呼号噪叫,喧闹嘈杂,纷纷攘攘在水泽之中,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却又喧闹的画面,与前文东方平原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
27. 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
- 解析:描绘西方景色,“回江永指”,曲折的江水永远流淌,“回”字写出江水的蜿蜒曲折,“永”字强调江水流动的永恒。“长波天合”,长长的波浪与天相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江水的壮阔浩渺,展现出西方江水的雄伟气势。
28. 滔滔何穷,漫漫安竭?
- 解析:以两个反问句进一步强调江水的无穷无尽。“滔滔何穷”,滔滔江水哪里有穷尽呢?“漫漫安竭”,漫漫水流何时会枯竭呢?通过反问,增强语气,突出江水的浩瀚,表达作者对江水永恒流淌的感叹。
29. 创古迄今,舳舻相接
- 解析:“创古迄今”从时间跨度上,说明从古至今。“舳舻相接”描绘江面上船只首尾相接的景象,既展现出长江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忙,也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人以广阔的感受。
30. 思尽波涛,悲满潭壑
- 解析:作者面对滔滔江水,思绪如波涛般无尽,“思尽波涛”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思绪随着江水的流动而起伏,感慨万千。“悲满潭壑”,悲伤充满了深潭沟壑,将无形的悲伤具象化,借景抒情,进一步渲染出作者内心的哀愁,这种哀愁可能源于旅途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等多种复杂情感。
31. 烟归八表,终为野尘
- 解析:“烟归八表”,烟云飞归八方之外,描绘出一种广阔而缥缈的景象,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终为野尘”,最终化为天地间的尘埃,有一种世事无常、万物皆空的感慨,在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豁达又略带无奈的心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