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唐刀时,她提出:“刀身可以再窄三分,厚度减一分,但刀刃要淬火更精,这样既减轻重量,又不失锋利。” 她还亲自画出图纸,将刀柄加长三寸,末端加一个圆箍,“这样握持更稳,劈砍时也能借力,不易脱手。”
铁匠们起初不信,觉得“女子懂什么锻造”,但按她的图纸一试,打造出的唐刀,果然比原来轻了近两斤,劈砍时却更加凌厉,手感也更舒适。士兵们试用后,纷纷叫好:“这新刀,趁手!”
改良弓弩时,难度更大。玉倾城盯着弩机,琢磨了数日,忽然想起楚州织坊的“连轴纺车”——能不能让弩也像纺车一样,连续发射?
她画出图纸:“在弩臂上装一个箭匣,可容五支箭。弩机旁加一个小机关,射完一箭,机关自动带动箭匣,将下一支箭推上弦,再扳动弩机,就能连续发射。”
弩匠们看着图纸,连连摇头:“县主,这不可能!箭匣会增加重量,机关也容易卡住!”
玉倾城不气馁。她和弩匠们反复试验,调整箭匣的角度、机关的弹性、弩弦的强度。失败了十几次,浪费了上百斤木材和铁料,终于造出了第一把“连珠弩”。
试射那日,刘青、龙天策、周奎等将领都来了。玉倾城亲自上弦,对准百步外的靶子,扳动弩机。
“咻!咻!咻!咻!咻!”
五支弩箭,接连射出,虽比传统弩的射程近了些许,却精准地落在靶上,间隔不过眨眼功夫!
“好!” 刘青失声赞叹,“这连珠弩,射速竟是传统弩的五倍!若是近战,谁能挡得住?”
周奎也看呆了:“有此弩配合鸳鸯阵,别说突厥骑兵,就是来再多,也不怕!”
龙天策走到玉倾城身边,眼中满是骄傲:“你这脑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玉倾城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还不是为了帮你。你的阵要灵活,我的弩自然也要跟得上。”
一个月后,淮南军的鸳鸯阵配合连珠弩、新式唐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演练。
演武场上,千余士兵组成的鸳鸯阵,在鼓声中变换阵型。盾牌手如墙,狼筅手如棘,长枪如林,短刀如电。遇“敌”时,连珠弩先发制人,箭如飞蝗;近身时,新式唐刀劈砍突刺,威力惊人。整个阵型,进则如潮水般汹涌,退则如磐石般稳固,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澎湃。
演练结束,刘青看着精神抖擞的士兵,握着龙天策和玉倾城的手,激动地说:“有鸳鸯阵,有新刀新弩,我淮南军,足以震慑四方!龙贤弟,玉县主,你们夫妇,真是我淮南的福星!”
消息传到神都,秦正阳龙颜大悦,下旨嘉奖:“龙天策创鸳鸯阵,玉倾城改良刀弩,皆有功于社稷。特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令淮南军即刻推广,为诸军典范!”
寿春的军营里,士兵们拿着新式唐刀,挎着连珠弩,操练着鸳鸯阵,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他们知道,有了这些新阵法、新兵器,再面对突厥人的袭扰,他们有了更大的胜算。
龙天策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望着这支脱胎换骨的军队,金发黑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玉倾城走到他身边,轻声道:“这下,淮南的军务,算是稳住了。”
“是啊,” 龙天策点头,目光望向北方的狼牙关,“但这只是开始。有了利器,更要会用。接下来,该让突厥人尝尝,什么叫‘新篇章’了。”
春风拂过演武场,旌旗猎猎作响。鸳鸯阵的脚步声、新唐刀的劈砍声、连珠弩的发射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淮南军革新的乐章。属于淮南军务的“新篇章”,在龙天策的智慧与玉倾城的巧思中,在士兵们日益精进的战力中,变得愈发清晰,也愈发强大。这不仅是战术与兵器的革新,更是一支军队精神的重塑——从守旧到创新,从被动到主动,淮南军,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