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峪大捷的余晖尚未散尽,庆功宴的喧嚣仍萦绕耳际,陈远却已将对功勋荣辱的思虑暂时压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北地三省的深度整合与改革之中。他深知,战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政基础之上。而当前北地官场经过战乱和流民冲击,虽经初步整顿,但积弊犹存,效率低下,远未达到他理想中高效、廉洁的治理标准。
一场比军事行动更加复杂、影响更为深远的"新政风暴",在陈远的强力推动下,以北直隶为核心,迅速向山东、河南席卷而去。
新政的核心,首先指向了吏治。
巡抚行辕内,气氛肃穆。陈远召集了三省四品以上主要官员,以及数据司、经济审计署、"净街司"的核心骨干,召开新政动员大会。
"诸位,"陈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黑山峪一役,我等将士用命,侥幸获胜,暂保北地安宁。然,战场之胜,可解一时之危;吏治之清,方为万世之基!如今北地官场,虽有起色,然因循苟且、推诿塞责、乃至贪墨舞弊之事,仍时有发生!此等积弊不除,我等前方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太平,终将化为泡影!"
他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一些面色不自然的官员:"故,自即日起,在北地三省,推行'考成新法'!"
"考成新法?"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许多官员面露疑惑,也有些许老成持重者隐隐感到不安。
赵顺应声出列,展开一份由数据司精心拟定的章程,朗声宣读:"'考成新法',旨在以实绩论英雄,以数据定升黜!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确立'三式簿册'考核法。各衙门需建立'底册'、'行册'、'查册'。底册记录本衙门年度应办事项及目标;行册按月记录事项进展、数据及完成情况;查册由上级衙门及数据司审计署联合核查,对照底册、行册,检验完成度与真实性!"
"二、量化考核指标。不再以模糊的'勤勉'、'干练'为评语,而是将赋税征收率、案件审结率、工程完成度、人口增长率、治安发案率等,全部量化成分值,按季考核,年终总评!"
"三、严格奖惩制度。年终考成,列为'上等'者,优先升迁,重金奖赏;列为'中等'者,留任观察,督促改进;列为'下等'者,首次罚俸,连续两次,降级调用;列为'劣等'者,即刻革职,永不叙用!若有贪赃枉法、欺上瞒下者,一经查实,依《大明律》严惩不贷,情节严重者,本官持王命旗牌,可先斩后奏!"
这"考成新法"的条款一经公布,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许多习惯了浑水摸鱼、敷衍塞责的官员脸色煞白,冷汗直流。这套考核体系太过严苛,太过细致,几乎断绝了他们所有钻营取巧的路径!
"陈大人!此法……此法是否过于严苛?"一名来自山东布政司的老参政颤巍巍地出列,"为政之道,在于宽猛相济。如此苛察,恐使官吏束手,人人自危,反不利于政务推行啊!"
"严苛?"陈远冷笑一声,"若官员皆能恪尽职守,一心为公,何惧考核?唯有那些庸碌无能、心怀鬼胎之辈,才会畏惧考成!本官要的,就是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贪者惩!北地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但本官宁缺毋滥,绝不容许尸位素餐之徒,占据位置,贻误时机!"
他语气陡然转厉:"此法已定,不容更改!自今日起,三省所有衙门,必须严格推行!数据司、审计署负责监督考核!'净街司'负责暗中察访,若有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
强势的态度,清晰的规章,再加上"王命旗牌"的威慑,使得反对的声音被强行压了下去。新政,在陈远的铁腕推动下,开始强制施行。
接下来的数月,北地官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和洗礼。
数据司派出的审计小组,如同梳子一般,梳理着各衙门的账目和文书。以往那些糊涂账、烂尾工程、拖延多年的积案,在量化考核的照妖镜下,无所遁形。
"净街司"的暗探则活跃在市井乡野,倾听民声,查访吏治。以往那些欺压百姓、吃拿卡要的胥吏劣绅,纷纷被揪出,轻则革职,重则下狱问罪。
奖惩机制更是雷厉风行。大名府下辖的一个知县,因为去罗抗旱救灾、安置流民政绩卓着,考核列为"上等",被陈远破格提拔为知州,赏银千两,通告三省褒奖。而另一个府的知府,则因为辖内赋税征收不力、积案如山,且被查出有贪墨行为,直接被革职查办,家产抄没,本人被投入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雷霆手段,带来了显着的效果。北地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清,办事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以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批复的公文,现在往往旬日之内便有回音;以往拖延不决的案件,也开始得到快速审理;以往层层盘剥的赋税征收环节,在严格的监督和透明的流程下,变得规范了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