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村的两层小洋楼,平日里显得宽敞气派,此刻却被一种刻意营造却又挥之不去的冷清笼罩着。这是二十三年来,第一个没有周志远身影的年夜饭。往年,无论多忙,周志远都会在除夕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带着满车的年礼和独属于他的强大气场,将这座房子瞬间填满,让年味变得浓烈而喧嚣。而今年,只有张晓云带着两个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张大山和李桂香。
厨房里,李桂香忙得热火朝天。灶台上炖着咕嘟冒泡的猪蹄黄豆汤,锅里正爆炒着香气扑鼻的河虾,案板上堆着切好的腊肉香肠,还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清蒸鲈鱼正等着入锅。食物的香气浓郁地弥漫开来,驱散着冬日的寒气,却似乎驱不散萦绕在众人心头的低气压。
客厅里,张晓云穿着厚厚的家居服,裹着一条薄毯,坐在靠近取暖器的沙发上。高烧虽然退了,但元气大伤,脸色依旧带着病态的苍白,人也清瘦了一圈,下颌线显得更加清晰。她手里捧着一杯热水,眼神有些放空地望着电视里热闹喧嚣的春晚彩排花絮,屏幕上的流光溢彩与她眼中的沉寂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雨和小蓓坐在另一边的地毯上,面前摊开着寒假作业,却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两个孩子时不时偷偷瞄一眼妈妈,看到她沉默的侧影和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郁色,都懂事地不敢大声说笑。往年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围着爸爸闹着要压岁钱,或者在院子里放小烟花了。此刻,客厅里只有电视的声音和厨房传来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显得有些过分安静。
张大山坐在一张老旧的藤椅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更加深沉。他偶尔看看女儿,再看看两个明显拘谨了许多的外孙,眉头锁得更紧。他知道女儿心里的坎有多深,那不仅仅是背叛的伤害,更是对信任根基的摧毁和对未来生活的巨大恐慌。他能做的,似乎只有沉默地守护和等待。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车灯的光束扫过窗户。
“爸,妈!姐!我们回来了!”爽朗的男声响起,带着归家的喜悦。是张晓云的弟弟张强一家三口到了。
张强身材高大,继承了张大山的硬朗轮廓,戴着眼镜,气质斯文干练。他一手提着满满的年货,一手牵着蹦蹦跳跳的儿子小磊。妻子顾林跟在后面,手里也拎着东西,她穿着得体的大衣,妆容精致,一看便是在大城市工作的职业女性,眉眼间带着精明和利落,此刻脸上洋溢着回家的笑容。
“舅舅!舅妈!小磊!”小雨和小蓓看到小伙伴,眼睛一亮,终于露出了些笑容,迎了上去。小磊更是挣脱爸爸的手,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向张晓云:“姑姑!姑姑!我好想你!”
孩子的热情冲淡了空气里的沉闷。张晓云苍白的脸上终于挤出一丝笑意,伸手将扑过来的小侄子搂进怀里,摸了摸他冻得红扑扑的小脸:“小磊乖,姑姑也想你。路上冷不冷?”
“不冷!爸爸车里有暖气!”小磊脆生生地回答,黑葡萄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姑姑,又看看周围,突然问道:“姑姑,姑父呢?他一个人在上海过年吗?他为什么不来这里过年呀?上海过年好玩吗?”
童言无忌,却像一把精准的锥子,瞬间刺破了刚刚被小磊带来的短暂轻松氛围。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电视里歌舞升平的喧闹声显得格外刺耳。小雨和小蓓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担忧地看向妈妈。张大山的烟锅在桌角磕了磕。厨房里的炒菜声似乎也停顿了一瞬。
顾林脸色一变,立刻快步上前,一把将儿子从张晓云怀里拉过来,语气带着责备和尴尬:“小磊!瞎问什么!快,去找哥哥姐姐玩去,或者去厨房看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 她一边说,一边赶紧把孩子往小雨小蓓那边推,眼神歉意地看向张晓云,“姐,小孩子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
张晓云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更深的苍白和一种被猝不及防揭开伤疤的痛楚。她勉强扯了扯嘴角,声音有些发飘:“……没事。” 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掩盖了眼底瞬间涌起的酸涩和翻腾的情绪。
张强也赶紧打圆场,把年货放下,走到张晓云身边,语气轻松地转移话题:“姐,身体好点没?看你这气色还是不太好。爸,妈,你们辛苦了。从上海赶回来,公司那边年底事情特别多,今天下午才处理完最后一批结算单,紧赶慢赶总算到家了。” 他刻意提到工作,也是想让姐姐知道,姐夫那边的公司运转如常,姐夫……并非不闻不问。
顾林也连忙接话:“是啊姐,启航那边年终盘账可忙了,我们财务部天天加班加点。姐夫……周总虽然人不在上海总部坐镇,但远程把控得很紧,几个大项目都没耽误。” 她巧妙地避开了“周志远”的名字,用“周总”代替,既表达了意思,又显得不那么刺耳。
张晓云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没有接话。她知道弟弟和弟媳在周志远的公司都身居要职,他们的话里话外,带着替周志远解释和缓和的意味。但这反而让她心里更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