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闲趣记:憨货闹戏巴渝传
人物表
- 老木:宫束班掌事,五十余岁,手艺精湛但脾气略急,总操心徒弟们的“不靠谱”
- 石头:二十岁,力气大但脑子转得慢,学手艺时总爱走神,擅长“好心办坏事”
- 小豆子:十八九岁,机灵但爱耍小聪明,喜欢琢磨新鲜玩意儿,嘴碎爱起哄
- 阿竹:十九岁,性格腼腆,手艺学得最扎实,却总被石头和小豆子带跑偏
- 王屠户:镇上屠户,嗓门大,爱凑热闹,是宫束班的老熟人
- 李婶:镇上居民,热心肠,喜欢打听街坊趣事,常来宫束班串门
第一幕:晨光闲隙起闹剧
【时间】三国时期,蜀地某镇,初夏晨光微亮
【地点】宫束班工坊,院内堆着半成品木门,墙角放着刨子、墨斗等工具,屋檐下挂着几串晒干的草药
(老木背着手,围着刚做好的一扇雕花门仔细打量,时不时用手指蹭蹭木纹。石头蹲在院角,手里拿着一块木片,却盯着院外的鸡群发呆;小豆子坐在门槛上,把玩着一个刚雕好的小木兔,时不时偷偷瞄老木的神色;阿竹坐在桌边,认真打磨着一根门闩,耳朵却留意着身边两人的动静)
小豆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阿竹)哎,你说昨天王屠户说的“巴渝舞”,到底是啥样啊?他说跳起来“咚咚锵锵”的,比咱们刨木头还热闹。
阿竹:(头也不抬)不知道,师父说了,咱们先把手艺学好,别总惦记这些没影儿的事。
石头:(突然回过神,猛地站起来,手里的木片“啪”地掉在地上)巴渝舞?是不是就是上次李婶说的,那些壮汉拿着兵器跳的舞?我听她说,跳的时候脚踩在地上,能震得尘土都飞起来!
(老木听到动静,转过身,眉头皱了起来)
老木:石头!你手里的活儿又停了?这木片磨了半个时辰,还没磨光滑,心思都飞到哪儿去了?
石头:(挠了挠头,慌忙捡起木片)师父,我……我就是想知道巴渝舞咋跳的。王屠户说那舞可威风了,比咱们扛木门还带劲。
小豆子:(凑过来,挤眉弄眼)师父,要不咱们今天别干活了?反正这扇门明天才要交货,咱们找个地方学学巴渝舞呗?听说学了能长力气,以后扛木门更轻松!
老木:(气得吹胡子瞪眼)胡闹!咱们是手艺人,靠的是刨子、墨斗吃饭,学什么舞?再说,巴渝舞是当年巴地賨人传下来的,讲究刚劲有力,哪是你们这群毛头小子随便能学的?
阿竹:(小声说)师父,其实……我昨天去买木料的时候,听见茶馆里有人唱巴渝舞的调子,好像是“巴渝有俊杰,起舞振山河”,听起来确实挺有气势的。
(老木愣了一下,眼神柔和了些许,随即又板起脸)
老木:就算调子好听,也不能耽误干活。今天必须把这扇门的雕花收尾,还有那两扇柴门,傍晚前得送到张大户家去。
(石头突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
石头:师父!我有个主意!咱们一边干活一边学舞,不就行了?你看,咱们刨木头的时候,脚踩着节奏,不就像跳舞了吗?小豆子,你拿墨斗当鼓,阿竹,你用刨子敲门槛,我来跳!
小豆子:(立刻响应)好啊好啊!墨斗的线一弹,“嘣”的一声,正好当鼓点!
老木:(刚要开口阻止,石头已经撸起袖子,走到院子中间,摆出一个挺胸抬头的姿势)
石头:你们准备好了啊!我要开始跳“巴渝舞”了!
(小豆子拿起墨斗,把线拉出来,对着木门“嘣”地弹了一下;阿竹被小豆子拉着,没办法,只好拿着刨子轻轻敲了敲门槛。石头跟着“嘣、咚”的声音,开始迈着大步转圈,时不时还模仿扛木头的动作,胳膊甩得又大又圆,脚下没注意,差点踩到地上的木刨花,踉跄了一下)
小豆子:(笑得前仰后合)石头,你这不是巴渝舞,是“扛木舞”吧!胳膊甩那么大,小心把自己甩出去!
阿竹:(也忍不住笑)石头,你脚步慢点儿,别真摔了。
(老木站在一旁,本来想发火,看着石头笨拙的样子,嘴角却偷偷往上翘,最后实在忍不住,也笑出了声)
老木:你这憨货!巴渝舞讲究的是“刚而不拙,劲而不野”,你这倒好,跟扛着门板跑似的,丢不丢人?
第二幕:街坊围观添笑料
【时间】上午巳时,阳光渐烈
【地点】宫束班工坊门口,街上陆续有行人经过,王屠户挑着肉担路过,李婶提着菜篮子走来
(石头不服气,非要再跳一次,这次他找了两根短木柴当“兵器”,握在手里,跟着小豆子弹墨斗的节奏,一会儿迈左腿,一会儿迈右腿,结果脚下一滑,“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手里的木柴飞了出去,正好落在路过的王屠户脚边)
王屠户:(吓了一跳,放下肉担)哎哟!石头,你这是干啥呢?练摔跤还是扔暗器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