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闲趣记:憨货闹场传盘鼓舞
人物表
- 老木:宫束班掌事,五十余岁,手艺精湛但脾气略急,总为徒弟们的“憨事”头疼
- 阿石:二十岁,力气大但脑子转得慢,常把工具认错,干活总出小岔子
- 阿禾:十九岁,心思活泛却爱偷懒,喜欢琢磨新鲜玩意儿,嘴甜但行动力差
- 阿竹:十八岁,性格腼腆,手艺学得最认真,却容易被师兄弟带偏,爱脸红
- 王屠户:镇上屠户,嗓门大,爱凑热闹,是宫束班的老主顾
- 李婶:隔壁绣坊老板娘,心细,常来宫束班串门,喜欢看年轻人热闹
- 几个街坊:路人,负责凑数、搭话,推动剧情
第一幕:宫束班的“闲麻烦”
【时间】三国时期,曹魏某年夏,午后
【地点】许昌城外,宫束班的作坊。作坊里堆着木料、刨子、凿子,墙角放着刚做好的半扇雕花木门,门口晒着草药。老木坐在门槛上磨刨刀,阿石蹲在地上拼木料,阿禾靠在门框上打盹,阿竹在给木门刷清漆。
老木:(磨着刨刀,抬头瞪阿禾)阿禾!日头都快偏西了,你还打盹?上午让你给那扇“松鹤门”刻花纹,你刻的鹤嘴都歪成鸡嘴了,还好意思睡!
阿禾:(猛地惊醒,揉眼睛)师父,我没睡!我是在琢磨事儿呢——你说咱们天天做门,除了刨木头就是刻花纹,也太闷了。前几天我去城里赶集,看见酒楼里有人跳舞,那袖子甩得,比咱们刨木花还好看!
阿石:(手里的木料“哗啦”掉在地上,挠头)跳舞?是不是那种踩着盘子转的?上次我去给张员外家送门,看见他家小妾在院子里跳,脚下摆了好几个鼓,踩上去“咚咚”响,吓得我差点把门框摔了。
阿竹:(手一抖,漆刷子掉在木门上,赶紧用布擦,脸瞬间红了)师、师兄,你别乱说,那叫……叫什么舞来着?上次李婶说过,好像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老木:(把刨刀往地上一磕,站起来)你们仨就不能干点正经事?阿石,你把木料捡起来,再拼错一次,今晚别吃饭;阿竹,把漆擦干净,擦花了这扇门,你这个月的月钱就没了;阿禾,别琢磨跳舞了,把上午刻坏的花纹补好,补不好,你也跟着阿石饿肚子!
【李婶提着一篮绣线,从门口走进来,听见这话笑出声】
李婶:老木啊,你也别对孩子们这么凶。年轻人嘛,爱新鲜是常事。阿禾说的那舞,我知道,叫《盘鼓舞》,原是宫里的玩意儿,听说当年铜雀台还演过,后来慢慢传到民间了。我侄女在城里大户人家当丫鬟,说那舞得踩着盘和鼓跳,又要好看又要踩准鼓点,难着呢!
阿禾:(眼睛一亮,凑到李婶身边)李婶,那你会跳吗?要不你教教我们?咱们作坊这么大,正好能摆盘子鼓!
老木:(瞪阿禾)胡闹!咱们是做工艺门的,不是卖艺的!学什么跳舞?赶紧干活!
阿石:(捡起木料,小声嘀咕)可是师父,干活累了跳跳舞,说不定还能有力气做门呢……上次我扛木料,扛不动了,哼了段小曲,就扛起来了!
老木:(被气笑)你哼小曲能扛木料,那你跳跳舞是不是能把木门飞起来?别废话,干活!
【王屠户扛着一挂猪肉,从门口经过,听见里面热闹,探头进来】
王屠户:老木,你们这儿吵什么呢?我在街对面都听见了。是不是阿石又把工具弄坏了?
阿禾:王屠户!我们在说《盘鼓舞》呢,你见过吗?
王屠户:(把猪肉往门槛上一放,嗓门更大了)《盘鼓舞》?见过!去年太守过生日,我去送猪肉,看见戏班子跳了,那姑娘们踩着鼓,又蹦又转,脚下的鼓响得比我杀猪的刀还脆!就是有个姑娘没踩稳,摔了个屁股墩,引得太守哈哈大笑!
阿石:(拍大腿)哈哈!摔屁股墩?那肯定疼!要是我跳,说不定能把鼓踩破!
老木:(没好气地)王屠户,你别跟着他们起哄!你是来送猪肉的,还是来凑热闹的?赶紧把猪肉给我,我还等着晚上炖肉呢!
王屠户:哎哎,这就给你!(把猪肉递给老木,又转向三个徒弟)你们要是想学跳舞,我明天去城里给你们问问,看看哪个戏班子愿意教——不过你们可别把干活的力气都用在跳舞上,我还等着你们给我家做新门呢!
【王屠户走了,李婶也笑着告辞。老木拿着猪肉进了里屋,阿禾、阿石、阿竹对视一眼,偷偷笑了】
阿禾:你们听见没?王屠户都见过!咱们不如偷偷试试,就用作坊里的东西当盘子鼓!
阿石:好啊好啊!我去找盘子——上次师父买的那几个陶盘,放在灶房里,正好能用!
阿竹:可是师父不让……要是被师父发现了,咱们会被骂的。
阿禾:怕什么?师父去里屋收拾猪肉了,咱们就试一会儿,快试快停,师父不会发现的!
【阿石立马跑去找陶盘,阿禾从墙角拖出几个装工具的木鼓(平时用来装凿子、刨子的空心木盒,敲起来有响声),阿竹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漆刷,帮着摆盘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