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光引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核心设定
“工艺门”(江湖戏称“宫束班”)是一群身怀绝技却不善言辞、行事笨拙的工匠团体,掌门“铁憨憨”(本名李阿福,因常年打铁手上老茧厚如铁,又总犯迷糊得名)带着三位弟子,怀揣着改良版明光铠制作图谱,历经波折来到长安,立志将顶尖铠甲工艺传授给唐军工匠,却因“憨直”属性闹出诸多笑话,最终凭真本事赢得认可。
人物表
1. 铁憨憨:男,45岁,工艺门掌门,明光铠改良者。精通金属锻造、甲片编缀,手上布满老茧,说话结巴,一紧张就摸后脑勺,认死理,对“工艺误差”零容忍,生活里却总丢三落四。
2. 木讷讷:男,22岁,大弟子,擅长甲片打磨与淬火。性格内向,只会埋头干活,别人问话半天憋出一个字,唯独聊“覆土烧刃”时能说几句,一激动就手抖(但干活时手稳如秤)。
3. 火燎燎:女,20岁,二弟子,精通金属冶炼与材料配比。脾气急躁,说话像放炮,容易跟人起争执,但对铁憨憨言听计从,最见不得人糟蹋好材料,随身带个小秤,称材料精确到克。
4. 水滴滴:男,19岁,三弟子,擅长铠甲组装与结构优化。心思细腻,观察力强,却有“选择困难症”,选工具要纠结半天,组装甲片时却快得惊人,能记住每片甲片的位置。
5. 王都尉:男,38岁,长安禁军甲胄营都尉。武将出身,性格豪爽,重视实用,起初对“江湖工匠”持怀疑态度,说话直来直去,爱用“能不能打”衡量工艺好坏。
6. 赵匠头:男,50岁,甲胄营老工匠。经验丰富,固守传统工艺,觉得“江湖门派”的方法是“旁门左道”,爱摆老资格,总跟火燎燎抬杠。
7. 小兵甲/乙:甲胄营士兵,负责打杂、传递消息,偶尔吐槽“宫束班”的“憨操作”。
第一幕:长安城外“憨”入境
场景1:长安东城门,日,外
【城门人流涌动,商贩叫卖声、车马声交织。铁憨憨背着一个大木箱,箱子上贴着“明光铠·工艺门”的纸条,走得跌跌撞撞。木讷讷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一摞打磨工具,脸憋得通红,不敢抬头看路人。火燎燎扛着一袋铁矿石,时不时停下来跟小贩争执“秤不准”,水滴滴拎着三个小布包,站在岔路口纠结该走左边还是右边。】
小兵甲:(拦住几人,手按腰间佩刀)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这箱子里装的什么?
铁憨憨:(紧张地摸后脑勺,说话结巴)我、我们是……工艺门的,来、来给禁军……送、送“明光铠”工艺的。
火燎燎:(把矿石袋往地上一放,嗓门拔高)你这兵爷怎么说话呢?我们是来传授手艺的!这矿石是上好的镔铁,少一钱都炼不出好甲片!
小兵乙:(凑过来打量木讷讷怀里的工具)哟,还带这么多锤子、锉刀,莫不是来捣乱的吧?
水滴滴:(小声嘀咕)左边人少,右边离甲胄营近……走左边还是右边呢?
【铁憨憨急得满头汗,伸手去摸怀里的“引荐信”,却摸出一把小锤子,又掏了掏,掏出一块没打磨完的甲片,最后从鞋底摸出皱巴巴的信。】
铁憨憨:(举着信,手还在抖)你、你们看,这是并州节度使写的引荐信,错、错不了!
【小兵甲接过信,翻来覆去看了半天,递给刚路过的王都尉。】
王都尉:(扫了一眼信,又打量几人,嘴角撇了撇)工艺门?没听过。长安甲胄营的工匠都是老手,还用得着你们这些“江湖人”来教?
火燎燎:(急得跳脚)你这将军怎么瞧不起人!我们掌门改良的明光铠,比你们现在的甲胄轻三成,防护力还强一倍!不信我们当场试!
铁憨憨:(拉了拉火燎燎的衣角,小声说)别、别冲动,讲、讲道理。
王都尉:(挑眉)哦?还敢叫板?行,跟我回甲胄营,要是真有本事,我亲自给你们赔罪;要是没本事,可别怪我把你们赶出去!
【几人跟着王都尉往甲胄营走,水滴滴还在纠结“刚才该走左边还是右边”,木讷讷不小心撞到柱子,怀里的工具掉了一地,铁憨憨的木箱蹭到墙,掉出几片甲片,引得路人围观。】
第二幕:甲胄营里“憨”试艺
场景2:甲胄营锻造房,日,内
【锻造房里烟雾缭绕,十几个工匠围着铁砧打铁,叮叮当当的声音震耳欲聋。赵匠头正拿着一片甲片跟徒弟讲解,看到王都尉带几人进来,放下工具,抱臂站在一旁。】
赵匠头:(斜眼看着铁憨憨)王都尉,这就是您说的“江湖工匠”?我看这掌门连路都走不稳,还能造明光铠?
火燎燎:(撸起袖子就要上前)你这老头怎么说话呢!我们掌门打了三十年铁,你打的甲片,误差超了半分,还好意思说别人?
赵匠头:(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明光铠的甲片要厚三分才够结实,你懂个屁的锻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