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狂歌:宫束班刻《自叙帖》记
人物表
- 老石:宫束班班头,年近五十,手上布满老茧,看似严肃实则护短,刻石技艺精湛。
- 柱子:二十出头,身材高大,力气大但毛躁,刻石时常走神出错。
- 小豆子:十八九岁,瘦小机灵,眼神活泛,爱打听新鲜事,刻石手法细腻。
- 阿福:二十岁,慢性子,说话慢悠悠,刻石讲究稳,却总被柱子催促。
- 李大人:朝廷派来监工的官员,四十岁左右,身着官服,略带刻板,对书法颇有研究。
第一幕:宫束班的日常闹剧
场景一: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日
【工坊内,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散落的青石上,凿子、锤子碰撞的声响此起彼伏。老石蹲在一块半成型的石碑前,眯着眼打磨纹路,柱子、小豆子、阿福围在另一块石料旁,却没正经干活】
柱子:(挥着锤子比划,砸在石料边缘溅起石屑)我说小豆子,你昨儿去西市,真见着怀素大师写字了?那狂草是不是跟咱们刻的碑一个样?
小豆子:(手捏刻刀,翻了个白眼)你懂啥!怀素大师写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据说他用蕉叶当纸,写坏的笔堆成了“笔冢”,哪是咱们这刻石碑能比的?
阿福:(慢悠悠擦着刻刀,声音拖长)柱子,你少说话多干活,上次刻“福寿碑”,你把“福”字的点刻歪了,还是班头给你补的。
柱子:(脸一红,把锤子往石料上一放)那不是一时手滑嘛!再说了,咱们刻的碑都是规规矩矩的楷书,哪像狂草,看着都眼花缭乱。
【老石放下磨石,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带着无奈】
老石:都给我正经点!咱们宫束班是皇家钦点的刻石工匠,手上的活计半点马虎不得。再嬉皮笑脸,仔细你们的工钱!
小豆子:(凑到老石身边,嬉皮笑脸)班头,您别生气呀。方才柱子问怀素大师,我还听说朝廷要让咱们刻怀素大师的《自叙帖》呢,是不是真的?
【老石眼神一动,刚要开口,工坊外传来脚步声,李大人身着官服,带着两个随从走进来】
场景二: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日
【李大人走到工坊中央,目光扫过满地的石料和工具,老石连忙带着三人上前见礼】
老石:参见李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李大人:(点点头,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字帖)陛下听闻怀素法师的《自叙帖》堪称草书绝唱,特命宫束班将其刻成石碑,流传后世。这便是《自叙帖》的真迹摹本,你们且看看。
【小豆子抢先凑过去,展开字帖,众人围拢过来。只见纸上字迹连绵缠绕,笔势如疾风骤雨,笔画间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气势】
柱子:(瞪大了眼睛,挠了挠头)这……这字咋都连在一块儿了?我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这咋刻啊?
阿福:(盯着字帖,慢悠悠道)这狂草看着乱,实则有章法。你看这“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笔画之间的连带都有讲究,就是刻起来要费些功夫。
李大人:(眉头一皱,看向柱子)宫束班乃专业工匠,怎可说出这般外行话?这《自叙帖》是怀素法师自述学书经历之作,笔法精妙,意境深远,你们必须用心刻制,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老石:(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放心,我宫束班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这狂草刻石难度极大,还请大人宽限些时日。
李大人:(点头)时限一月,务必完工。我会定期前来查看进度,若出了差错,你们可担待不起。(说罢,带着随从转身离去)
【李大人走后,工坊内瞬间安静下来,柱子挠着头,小豆子皱着眉,阿福盯着字帖发呆】
小豆子:(叹了口气)这可咋整啊?这狂草比楷书难刻十倍都不止,一笔刻错,整个字就毁了。
老石:(拿起字帖,仔细端详)难也得刻!这是陛下的命令,也是咱们宫束班的荣耀。从今日起,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摹帖,再刻石,谁都不许偷懒!
柱子:(拍了拍胸脯)班头,您放心!不就是刻字嘛,大不了我少睡点觉,肯定把这《自叙帖》刻好!
小豆子:(笑着推了柱子一把)就你?别到时候刻着刻着又走神,把“帖”刻成“贴”,那咱们可都得跟着倒霉。
阿福:(慢悠悠补充)还有,刻的时候别催我,我得一笔一笔看清楚,不然刻错了,补都不好补。
【老石看着三人吵吵闹闹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字帖上,那狂放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预示着一场艰难却充满意义的刻石之旅即将开始】
第二幕:刻石中的笑料与难题
场景三: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三日后 - 日
【工坊内,四人各司其职。老石在一块打磨平整的青石上,用朱笔勾勒《自叙帖》的字迹,线条流畅有力。柱子、小豆子、阿福围在另一块石料旁,尝试刻制简单的笔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