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重天外,紫霄宫。
无边混沌之中,六道气息搅动风云。
圣人齐聚,气氛却冷得能冻结时空。
元始天尊面沉如水,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杀意。“我徒玉鼎,乃大罗金仙,竟被凡人斩于国都,连真灵都被那妖火焚尽!此仇,人王与那妖妃,必以血偿!”
话音刚落,一道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声音响起。
“元始,你这话说的。你徒弟跑到人间王朝的都城去劫法场,被人家国王给砍了,这叫什么?这叫学艺不精,死有余辜。”
通天教主斜倚在自己的蒲团上,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嘲讽。“你阐教不是最重跟脚,讲究顺天应人吗?怎么教出来的弟子,连人王气运都看不懂?还是说,他觉得你元始天尊的面子,比人道大势还大?”
“通天!你!”元始天尊猛地站起,圣人威压撼动了整个紫霄宫。
“好了。”
一道平淡无波,却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声音响起。太上老君缓缓睁开双眼,他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摆,便将元始与通天之间的对峙化于无形。
“道祖已有法旨,封神量劫已起,圣人之下,皆在劫中。玉鼎之事,是他自己的因果,也是量劫的开端。争吵无益。”
太上老君看向元始天尊,语气平淡:“师弟,你我三清一体,如今大劫当前,当务之急,是定下这封神榜如何填充。”
元始天尊胸膛剧烈起伏,最终还是缓缓坐了回去,只是那眼神,比万载玄冰还要寒冷。
他知道,太上师兄说的是对的。
但他咽不下这口气!
他冷哼一声,目光扫过虚空中的封神榜,声音冰冷地说道:“封神之事,天数早定。商朝气数已尽,西周当兴。我门下弟子姜尚,身负飞熊之相,与这封神之事有缘,当由他下界,辅佐明主,执掌封神榜,代天封神!”
说罢,他不再言语,闭上了双眼,显然是不想再与通天多说一句。
通天教主撇了撇嘴,也没再继续挑衅。
女娲娘娘美眸流转,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元始,心中却对那只朝歌城里的狐狸,越发好奇了。
而西方的接引、准提二圣,则依旧是一副苦哈哈的模样,仿佛这东方之地的打打杀杀,与他们毫无关系,只是眼底深处,不时闪过一丝精光。
……
昆仑山,玉虚宫。
白云缭绕,仙鹤齐鸣。
一个白发苍苍,胡子拉碴的老头,正垂头丧气地跪在讲道台下。
他叫姜子牙,上昆仑山修行已有四十载,如今,依旧是个连仙道门槛都没摸到的后天修士。
就在刚刚,他的师尊,高高在上的天道圣人元始天尊,告诉了他一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消息。
“子牙,你仙道难成,与长生无缘。但你命中有将相之福,当享人间富贵。今日,你便下山去吧。”
姜子牙懵了,他苦修四十年,到头来,就换来一句“仙道难成”?
“师尊!弟子不愿下山!弟子愿在山上,侍奉师尊,直至老死!”姜子牙哭得老泪纵横,连连叩首。
高坐云床之上的元始天尊,神情没有丝毫变化。“此乃天命,非你我所能改。你尘缘未了,当去那红尘中走一遭。”
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威严无比。
“如今封神量劫已至,西周将代商而立。你下山之后,当去西岐,辅佐明主。此二物,你且收好。”
话音未落,一张金光闪闪的榜文和一根古朴的短鞭,从天而降,落入姜子牙怀中。
“此乃‘封神榜’与‘打神鞭’,代天封神,皆由此二物。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示人。”
元始天尊的声音在空旷的玉虚宫回荡。
“去吧。”
一股柔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将姜子牙推出了玉虚宫。
他抱着怀里的两件至宝,站在麒麟崖边,看着下方翻滚的云海,只觉得这四十年的岁月,仿佛一场大梦。
他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宏伟的宫殿,擦干眼泪,满心茫然地,一步步走下了山。
……
数月后,朝歌城。
这座古老的都城,此刻正焕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活力。
姜子牙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背着个破旧的行囊,站在车水马龙的城门口,一脸的不知所措。
他下山之后,先是投靠了在朝歌做官的结义兄长宋异人。
可他想象中那个酒池肉林、民不聊生的腐朽王朝,似乎和他听说的完全不一样。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一件事情。
“听说了吗?明年秋天,王上要开科举了!”
“这还有假?告示都贴到我们村口了!主考官是闻太师,副主考是比亚相!谁敢徇私舞弊,督查司的黑衣卫第一个不放过他!”
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唾沫横飞地对身边的同伴说道,脸上满是向往。
“我儿子要是有那本事,考个官当当,咱家祖坟都冒青烟了!”
“可不是嘛!这可是天大的恩典!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这都多亏了王上圣明,还有……那位苏贵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