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光线昏暗,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透着光。
苏晴晴站在灶台前,脑子飞速运转。
做什么?
这是个技术活。
做得太好,显得扎眼,容易让人怀疑。
做得太差,又对不起两位首长亲自登门的这份情谊。
她看着灶台上仅有的一些食材,眉头微蹙。首长亲自登门,这顿饭的分量可不轻。做得太寒酸,是慢待;做得太铺张,又没有那个条件。难搞!
她脑子飞速转着,将家里所有能用的东西都在心里过了一遍,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她定下神,先从米缸里舀出米,小心翼翼地用瓢里存着的清水淘了淘,这才架上锅,把米饭给煮上。
没多久,厨房门帘一挑,刘翠娥和高山回来了,带着一身海风的咸湿气。高山一手拎着一网兜活蹦乱跳的螃蟹,另一手提着一小桶刚从礁石上撬下来的生蚝和两条还在甩尾的鲈鱼。“晴晴,按你说的,找了李大头家刚下网的船,这是最新鲜的!”刘翠娥压着声音,脸上既有兴奋也有紧张。苏晴晴点点头,心里有了底。
她利落地对她娘说:“娘,你把螃蟹用刷子刷干净,高山,你去把生蚝刷干净,我有用。”
“好。”
“是。”
刘翠娥和高山没有半句废话,立刻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忙活起来。
苏晴晴转身,拿起那两条大鱼,刮鳞,去内脏,手上动作又快又稳,鱼鳞飞溅,却没一片沾到她身上,不过片刻功夫,两条鱼便被处理得干干净净。
接着,角落的坛子里捞出一大把酸菜,在小盆里用存着的清水快速搓洗,挤干水分,放在案板上切成小段。
堂屋里,周师长和贺严的到来,让空气都像是结了冰。
苏大海坐在板凳上,背挺得像根钢筋,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动不敢动。
苏长友和李大栓更是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墙上的两张年画。
“大海同志。”周师长先开了口,声音温和,“不用紧张,我们今天来,就是认个门,顺便看看英雄的家人。”
“不紧张,不紧张……”苏大海嘴上说着,额头的汗都下来了。
贺严端起面前的搪瓷缸子,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斑驳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却没有喝。
他抬起眼,目光落在苏长友身上。
“老支书,这次的反特行动,你们渔光村的动员能力,还有和部队的配合,都做得很好。”
他的声音不重,却像一颗石子,瞬间点破了堂屋里凝固的空气。
苏长友僵直的背脊微微一松,他迎上贺严的视线。
“贺参谋长言重了。这都是仰仗部队的指挥,也是我们地方该尽的本分。”
他说着,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
“主要还是晴晴这丫头,她警惕性高,脑子也转得快。”
贺严的嘴角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当然知道,这套说辞是他们来之前,苏长友和苏晴晴早就对好的口供。
“一个人的警惕性是点,全村人的警惕性,才能连成一张网。”周师长开了口,他将目光从苏长友身上,移到了局促不安的苏大海脸上。
“大海同志,你养了个好女儿啊。”
苏大海的身子猛地一抖,双手在裤子上用力搓了搓,嘴唇哆嗦着。
“是……是她自己争气。”
周师长看着他那副紧张到快要同手同脚的模样,脸上的神情温和下来。
“我们部队,讲究的是军民鱼水情。鱼离不开水,水也护着鱼。这次,你们渔光村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师长,你言重了,晴晴在部队这段时间多亏了你们照顾。”苏大海搓着手,话都说不利索。
里屋,苏小军趴在门缝上,眼睛瞪得溜圆。
“哥,你闻着味儿没?酸菜鱼!妹在做酸菜鱼!”他压着嗓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还有海鲜的味儿!我的天,师长和参谋长来咱家,咱妹亲自下厨!”
苏大军闭着眼,鼻子却不自觉地动了动。
“躺好你的。”他闷声说了一句,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厨房里,苏晴晴已经开始颠勺。
热锅下猪油,油热了,下姜片、酸菜,快速翻炒,香味瞬间就爆了出来。
冲入开水,放入鱼头和鱼骨,大火烧开,汤色很快就变得奶白。
另一边的灶眼上,一个大蒸锅热气腾腾。
刘翠娥和高山已经把处理好的螃蟹和生蚝送了进来。
苏晴晴把码得整整齐齐的螃蟹放进蒸锅,又把撬出来的生蚝肉重新放回刷干净的壳里,撒上一点蒜蓉,也一并放了进去。
“娘,你去看火,大火蒸一刻钟。”
“哎!”刘翠娥应了一声,立刻坐到灶门前,专心致志地往里添柴。
苏晴晴则开始处理鱼片,加了点红薯粉和蛋清抓匀。
等锅里的鱼汤熬得浓白,她把鱼骨捞出,然后将鱼片一片片滑入滚开的汤中,烫个十几秒,立刻连汤带肉盛入一个大海碗。
最后,锅里烧热油,淋在铺满干辣椒和花椒的鱼片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