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许昌城内外一片肃杀。荆州牧林羽高坐于原司空府衙主位,麾下文武分列左右。在综合权衡天下大势后,林羽做出了 “以南抚东吴为主,西和诸戎为辅,北线保持压力” 的战略决策。一道道命令随即从这新的权力中心发出,如同涟漪般扩散向四方。
【系统提示:宿主选择“稳中求进”复合型战略。战略平衡度提升,触发“纵横捭阖”隐藏任务。执行度取决于后续外交与军事行动效果。】
一、 遣使东吴,姻亲为盟
首位被召见的是荆州重臣、素有辩才的蒯越。
“异度(蒯越字),”林羽神色郑重,“江东孙权,鹰视狼顾,合肥新得,其志必骄。今曹操新败,我与其唇齿相依之势未改,然亦暗藏龃龉。孤欲遣你为使,携重礼前往建业,贺其合肥之捷,更有一要事相商。”
蒯越躬身:“请主公示下。”
林羽取出一卷早已备好的绢帛:“孤闻吴侯有妹,名尚香,英气勃发,有巾帼之姿。孤欲以荆州牧之名,求娶孙小姐,愿以次主母之礼相待,永结秦晋之好,共扶汉室,同抗国贼!此事若成,则江东可稳,我北向无忧矣。” 林羽特意强调“次主母之礼”,既给予孙权足够尊重,也明确了周芷的正室地位不可动摇。
蒯越深知此行事关重大,肃然领命:“越必竭尽所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吴侯!”
数日后,蒯越携带着丰厚的聘礼(包括部分从许昌府库所得珍宝),以及林羽亲笔所书的盟好国书,乘舟顺流而下,直抵建业。此举,意在用一桩政治联姻,暂时缚住孙权这头猛虎。
二、 西线布局,软硬兼施
与此同时,西线行动亦迅速展开。
林羽召见徐庶、张飞、马岱、马云禄。
“元直(徐庶字),孤命你为西线都督,总揽雍凉事宜。翼德(张飞)为副,统精兵一万五千,进驻长安,震慑西陲。马岱、云禄,你二人随军参赞,并持孤手书,先行潜入凉州,面见寿成将军(马腾),陈说利害,言明孤愿助其共抗韩遂,使其早作准备。”
“末将(臣)遵命!”四人齐声应道。
张飞摩拳擦掌:“主公放心,有俺老张在,定叫那韩遂老儿不敢东进一步!”
马云禄亦道:“末将定说服叔父,坚定抗韩之心!”
徐庶沉稳,补充道:“主公,庶以为,对韩遂,亦可先礼后兵。可另遣一能言之人,持安抚之意前往,若其愿息兵罢战,共抗曹操,亦可许其好处,行分化瓦解之策。”
林羽颔首:“元直所虑周全。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伺机而行。” 西线策略,既有马岱、马云禄的血缘纽带进行拉拢,又有徐庶、张飞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刚柔并济,目标明确:稳定凉州,消除右翼隐患。
三、 北线施压,步步为营
北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并未因战略重心调整而松懈。
“子龙(赵云),”林羽看向麾下白袍将军,“孤予你精骑八千,即日北上官渡,增援文长(魏延)与士元(庞统)。你部任务,非强攻硬打,乃是以精骑之利,频繁袭扰曹仁粮道,侦查其布防虚实,寻隙而击,使其不得安宁,无力南顾!”
“云,领命!”赵云抱拳,眼神锐利。
“汉升(黄忠),”林羽又看向老将,“许昌新得,重中之重!孤命你与马良共守此城,整饬防务,安抚民心,并随时准备接应官渡方向。此乃我军根本,不容有失!”
“老将必与季常(马良字)同心协力,确保许昌万全!”黄忠慨然应诺。
如此,北线形成以魏延、庞统主力牵制,赵云精骑扰袭,许昌黄忠稳固后方的态势,对曹操保持持续压力,却不轻易进行战略决战。
四、 寻访贤才,暗藏伏笔
内政方面,林羽亦有深意。
“机伯(伊籍字)、子柔(蒯良字),”林羽对两位擅长交际与察访的臣子道,“许昌虽下,然战后疮痍,军民多疾。孤素闻沛国谯郡有名医华佗,字元化,医术通神,有起死回生之能;南阳更有医圣张仲景,精于伤寒杂病。烦请二位,多方探访,务必寻得此二位大贤,延请至许昌。孤欲设‘医官署’,普惠军民,此亦收拢民心之要务也。”
伊籍、蒯良领命。尤其是蒯良,心中一动,想起昔日曾为林羽诊病的游方郎中“华十三”,其用药手法,与传闻中的华佗颇有相似之处,莫非……此中另有渊源?他决定借此寻访之机,暗中查证。
五、 各方动向,暗流汹涌
林羽的诸般举措,很快引起各方反应:
* 江东:孙权接到林羽的联姻请求,召集张昭、周瑜、鲁肃密议。周瑜强烈反对,认为此乃林羽羁縻之策;鲁肃则认为可借此缓和关系,争取时间;张昭态度暧昧。孙权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暂不拒绝,亦不立即答应,以“舍妹年幼,尚需斟酌”为由,拖延时日,同时令鲁肃为使,回访许昌,实地探查林羽虚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