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裴蕴顺势提醒杨集:“陇西李氏大案影响重大,凡是有罪之罪,都是从严惩罚、从重处置。谢道宏身为太府少卿,若他罪孽深重,早已经死在长夏门外,然而他至今还被关押在大牢之中,说明其罪不大。”
“裴公言之有理。”杨集点了点头,又向谢革说道:“谢公,你和裴公先回裴府,这些天尽管不要外出,以免打草惊蛇。同时好生回忆回忆、看自己有没有遗漏之处,另外继续让你家子弟探查一些情报。而谢道宏之事,我会原原本本告诉圣人,假如他罪责不大,圣人想必看在你立功的份上,对他从轻发落。”
“多谢大王!”谢革松了口气。
。。。。。。。
将两人送出偏堂,杨集便交给了杨奕,自己转身带着两本册子去找杨广,将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杨广听说陈氏势力无声无息的扩张到了扬州全境,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向杨集说道:“阿耶生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陈氏造反?”杨集问道。
“对!”杨广背着手走了几步,皱眉道:“陈家两朝皇帝别的本事姑且不多说了,但是在生孩子这个方面,陈宣帝陈顼绝对是千古第一帝,陈叔宝则是千古第二帝,陈朝覆灭后,许多人断定陈氏子弟众多,迟早霍乱天下,纷纷建议阿耶以天下正统的名义将陈氏子弟诛杀干净。阿耶也知陈氏子弟是不安分的存在,理应一了百了,然而受制于势,不能杀。”
杨集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也知道,不过我理解大伯。”
诛杀陈氏子弟的声音在汪文进等人反隋之时,达到了巅峰,人们纷纷建议杨坚将陈氏杀个干净,甚至还有人抱怨杨坚是妇人之仁,但是杨坚仍旧力排众议,善待陈氏子弟。
杨坚乃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枭雄,自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留下陈氏所产生的巨大后患?他之所以没有把陈氏杀个干净,绝不是故作大方、绝不是不想永绝后患,而是受制于势,不得不宽宏大量。
一方面是南北分裂太久、双方早已成了仇恨累累的“两个世界”,南方人不但视南陈为天下正统,而且十分仇视身为“入侵者”的大隋王朝;杨坚如果把陈顼诸子和陈叔宝诸子尽数杀光,那些不甘失败的南陈将臣定然以此为由、召集南方人对抗大隋,从而使战争没完没了的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是北方的突厥汗国实力雄厚、仍旧拥兵数十万,而高句丽也是蠢蠢欲动、陈兵于边境。所以大隋结束南方战事以后,必须迅速抽身而退、用全部力量去抵御北方的强敌;若是因为杀了陈氏子弟而导致大量精锐陷入南方的战争泥淖,大隋未必打得北方两大强敌。
正是出于此虑,杨坚只能通过优待陈氏的方式,确保大后方的稳定,而善待陈氏子弟的另一面,实则也是“挟天子以令不臣”,导致陈朝忠骨们束手无策、不敢有所作为,以免害了遭到朝廷掌控的陈家人。
而后续的种种事实、一场场战争,证明杨坚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杨广仅用几年时间就能稳住南方、让南方人不再那么仇视大隋,主要也是因为大隋王朝善待陈氏子弟、善待陈朝将臣。
杨集看了杨广一眼,又说道:“对于当时的时势来说,大伯善待陈氏子弟确实是上上之选,也符合大隋实际需要,但是却给现在留下了隐患。只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职责、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产生,晚生后辈焉能全靠前辈?”
“依我之见,眼下虽是一件坏事,但陈氏余孽毕竟还没造反,若是朝廷利用得好、操作得当,就能化坏事为好事,结果不但免去一场内战,还能将陈氏连根拔起。”
“大势汤汤,不可违逆;陈氏想要逆势而为,可谓是自取灭亡。不过解决隐患要趁早。”杨广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走,随我一起回宫。”
陈氏余孽造反的架势已经很明显了,杨广固然不惧那些跳梁小丑,可是让对方这么一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南方必将人心惶惶、战乱连连,令大隋陷入无穷无尽的动荡之中。最终也会影响他制霸丝绸之路、向西扩张的战略。
喜欢大隋主沉浮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隋主沉浮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